当年邂逅游芹宫,樽酒几度良宵同
出处:《激清轩歌为吕旭作》
明 · 朱同
左史裔孙东篱子,筑室先茔俯清泚。
登车揽辔怀昔人,高揭轩名照窗几。
忆昔赵宋自南渡,国计每被奸臣误。
忠臣烈士何代无,裂眦冲冠向谁诉。
贼臣专制无敢言,左史秦檄盈书编。
谠言直论破鬼胆,父子辉映相后先。
桑田久矣沦沧海,贼子奸臣复谁在。
大义长行天地间,白日悬空耿光彩。
闻孙传家有真迹,宝爱不啻连城璧。
每言传迹不传心,祖孙何曾异今昔。
当年邂逅游芹宫,樽酒几度良宵同。
长夜挑灯诵遗藁,义气凛凛横心胸。
携书自我来京国,两年不见澄清色。
夜深回首黄山云,风露满空秋月白。
登车揽辔怀昔人,高揭轩名照窗几。
忆昔赵宋自南渡,国计每被奸臣误。
忠臣烈士何代无,裂眦冲冠向谁诉。
贼臣专制无敢言,左史秦檄盈书编。
谠言直论破鬼胆,父子辉映相后先。
桑田久矣沦沧海,贼子奸臣复谁在。
大义长行天地间,白日悬空耿光彩。
闻孙传家有真迹,宝爱不啻连城璧。
每言传迹不传心,祖孙何曾异今昔。
当年邂逅游芹宫,樽酒几度良宵同。
长夜挑灯诵遗藁,义气凛凛横心胸。
携书自我来京国,两年不见澄清色。
夜深回首黄山云,风露满空秋月白。
鉴赏
这首明代朱同的《激清轩歌为吕旭作》以左史裔孙东篱子为引,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忠直精神的感慨。诗人首先描述了东篱子筑室于先人墓旁,缅怀先贤,将轩名高挂,象征着家族的荣誉与传承。接着,他回顾了赵宋南渡后的动荡岁月,指责奸臣误国,忠臣壮志难申,暗示了对公正与忠诚被压制的忧虑。
诗中提到的“贼臣专制”、“左史秦檄”暗指奸佞当道,直言不讳的话语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赞扬了前人的正直言论。诗人感叹世事沧桑,正义虽久远但仍在天地间流传,如同白日悬挂,光照人间。
诗人对吕旭家族珍视先人真迹的行为表示赞赏,认为传家的是文字而非物质,更注重精神的延续。他还回忆起与吕旭共度的美好时光,深夜挑灯诵读遗稿,感受到那份义气充盈胸襟。最后,诗人表达对京城现状的忧虑,以及对吕旭的思念,以黄山秋夜的景象收尾,寓含深沉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既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当下社会的警醒,体现了朱同鲜明的历史责任感和对正义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