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馀若起吟游兴,游处多应见白云
出处:《寄筠州张录事》
宋 · 翁卷
每到友朋相会地,未尝一日不思君。
小诗曾托乡僧寄,善政因逢故客闻。
山上仙踪丹鼎在,郭边溪色市桥分。
公馀若起吟游兴,游处多应见白云。
小诗曾托乡僧寄,善政因逢故客闻。
山上仙踪丹鼎在,郭边溪色市桥分。
公馀若起吟游兴,游处多应见白云。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友朋:朋友。相会:聚会。
未尝:从未。
一日:一天。
小诗:短诗。
乡僧:乡村僧人。
善政:良好的政治。
故客:老朋友。
仙踪:仙人的足迹。
丹鼎:炼丹的器皿。
郭边:城郭边缘。
溪色:溪水之色。
公馀:公务之余。
吟游兴:吟诗游玩的心情。
游处:游历的地方。
白云:象征高洁或隐逸。
翻译
每当与朋友相聚之地,我无时无刻不在想念你。我曾托付乡间僧人传递一首小诗,你的善政佳绩常由老友告知我。
山上有仙人遗迹和炼丹的鼎炉,城郭边溪水映照着市桥的景色。
公务之余,如果你兴起游历,所到之处应常见到白云缭绕。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张录事的深深思念。每当诗人来到与张录事曾经相聚的地方,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他,这种思念之情日日萦绕心头。诗人曾托付乡僧将自己的小诗转达,表明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通信方式的借助。
诗中提到张录事在筠州的政绩良好,使得诗人通过故客得知,流露出对朋友政绩的赞赏。接着,诗人想象张录事居住的环境,山上仙人遗迹和丹鼎的存在,以及郭边溪水潺潺,市桥相连的宁静画面,都展现出对友人生活环境的美好想象。
最后,诗人鼓励张录事在公务之余,如果兴起吟游之兴,定能在游玩之处常常看到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色,仿佛白云也在其中,增添了对友情的期待和对共同爱好的共鸣。整首诗情感真挚,画面生动,体现了宋诗清新自然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