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肤皎若雪,明净色如神
出处:《学古诗》
南北朝 · 鲍照
北风十二月,雪下如乱巾。
实是愁苦节,惆怅忆情亲。
会得两少妾,同是洛阳人。
嬛绵好眉目,闲丽美腰身。
凝肤皎若雪,明净色如神。
骄爱生盼瞩,声媚起朱唇。
衿服杂缇缋,首饰乱琼珍。
调弦俱起舞,为我唱梁尘。
人生贵得意,怀愿待君申。
幸值严冬暮,幽夜方未晨。
齐衾久两设,角枕已双陈。
愿君早休息,留歌待三春。
实是愁苦节,惆怅忆情亲。
会得两少妾,同是洛阳人。
嬛绵好眉目,闲丽美腰身。
凝肤皎若雪,明净色如神。
骄爱生盼瞩,声媚起朱唇。
衿服杂缇缋,首饰乱琼珍。
调弦俱起舞,为我唱梁尘。
人生贵得意,怀愿待君申。
幸值严冬暮,幽夜方未晨。
齐衾久两设,角枕已双陈。
愿君早休息,留歌待三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北风:冬季的风。十二月:一年中的最后一个月。
雪:水的固态形式,从天空落下的冰晶。
乱巾:形容雪花纷飞的样子,像乱扔的头巾。
愁苦节:引起忧愁的季节或时刻。
惆怅:伤感,失意。
情亲:亲人之间的感情。
会得:遇见,碰到。
两少妾:两位年轻的侍妾。
洛阳人:来自古都洛阳的人。
嬛绵:柔美,温婉。
好眉目:美丽的容貌,特别是眼睛和眉毛。
闲丽:娴静而美丽。
美腰身:形容腰肢细美。
凝肤:皮肤光洁紧致。
皎若雪:洁白如同雪一样。
明净:明亮而干净。
色如神:颜色美好得像神仙一样。
骄爱:因受宠爱而显得骄傲。
盼瞩:目光闪烁,期待的眼神。
声媚:声音娇媚动听。
朱唇:红色的嘴唇。
衿服:上衣,此处指华丽的服装。
杂缇缋:多种颜色的丝织品混搭,缇缋指彩色丝绸。
首饰:佩戴在头上的装饰品。
乱琼珍:各种珍贵的珠宝混杂在一起,琼珍指珍贵的宝石。
调弦:调整乐器的弦,准备演奏。
俱起舞:一起跳舞。
梁尘:屋梁上的尘埃,形容歌声或音乐动人,能震动梁上尘土。
得意:得到满足或快乐。
怀愿:心中的愿望。
待君申:等待你来实现。
幸值:有幸遇到。
严冬暮:冬天的傍晚,喻指深夜。
幽夜:深夜,长夜。
齐衾:成对的被子,表示准备充分。
两设:都已铺设好。
角枕:有角的枕头,古代的一种枕头样式。
已双陈:已经双双摆放好了。
早休息:早点睡觉,休息。
留歌:保留歌声,此处指保留美好的时光或记忆。
三春:春季的三个月,泛指春天,这里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翻译
北风吹在十二月,雪花纷飞如同散乱的头巾。这实在是个惹人愁苦的时节,让人惆怅地回忆起亲爱的家人。
遇到了两位年轻的侍妾,她们都来自洛阳。
她们有着柔美的眉眼,娴静而美丽,腰身婀娜。
皮肤洁白如同雪一般,纯净的色泽仿佛天仙。
因受宠爱而目光闪烁,娇媚的声音从红唇中溢出。
穿着多彩的绸缎衣裳,佩戴着杂乱的珠宝首饰。
她们调好琴弦一起跳舞,为我歌唱,震动了屋梁上的尘埃。
人生最珍贵的是得到快乐,我怀着心愿等待你来实现。
幸运地遇到这严冬的夜晚,漫长的黑夜还未到清晨。
两条被子早已铺好,一对枕头也已摆放整齐。
希望你早点休息,歌声我会保留,等待春天的来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冬日宴饮的温馨画面,通过对北风雪景和美好女子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颇具生活气息的咏春诗。
"北风十二月,雪下如乱巾" 开篇即以壮观的冬日雪景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萧瑟而又静谧的氛围。接下来,"实是愁苦节,惆怅忆情亲" 一句流露出诗人对佳节的感伤和对亲人的思念。
"会得两少妾,同是洛阳人" 这里交代了宴饮对象是两个年轻貌美、且同为洛阳女子的情景。随后一系列如 "嬛绵好眉目,闲丽美腰身。凝肤皎若雪,明净色如神" 的描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女性容颜的欣赏,更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之感。
"骄爱生盼瞩,声媚起朱唇" 这些细节性的刻画,使读者仿佛能听见女子柔美的声音和看见她们在灯光下的妩媚姿态。紧接着的 "衿服杂缇缋,首饰乱琼珍。调弦俱起舞,为我唱梁尘" 描述了宴会上华丽的装扮、动听的音乐和优美的舞蹈,使整个场景显得更加绚烂多彩。
最后,"人生贵得意,怀愿待君申。幸值严冬暮,幽夜方未晨。齐衾久两设,角枷已双陈。愿君早休息,留歌待三春" 诗人表达了珍惜时光、享受当下的心情,以及对未来美好时刻的期待。
综观全诗,通过对宴会生活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真挚流露,展现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是一首富有生活情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