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心元自胜,世味不须论
宋 · 朱熹
鼎足炉边坐,陶然共一樽。
道心元自胜,世味不须论。
安稳三更睡,清明一气存。
虽无康乐句,聊尔慰营魂。
道心元自胜,世味不须论。
安稳三更睡,清明一气存。
虽无康乐句,聊尔慰营魂。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朱熹所作,名为《十一月二十六日宿萍乡西三十馀里黄花渡口客舍稍明洁有宋亨伯题诗亦颇不俗因录而和之》。诗中描绘了诗人夜宿于黄花渡口客舍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
首联“鼎足炉边坐,陶然共一樽”,以“鼎足”比喻炉子的三脚,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坐在炉边,与友人共享美酒的温馨画面,营造出一种和谐愉悦的氛围。
颔联“道心元自胜,世味不须论”,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心境。他认为,真正的满足和快乐来自于内心的修养和对道的理解,而非外在的物质享受或社会地位,体现了道家哲学中的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和的思想。
颈联“安稳三更睡,清明一气存”,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夜深人静时的宁静状态。安稳的睡眠象征着内心的平静,而“清明一气存”则暗示了诗人精神的纯净与清明,仿佛与天地间的一股清气相融合,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尾联“虽无康乐句,聊尔慰营魂”,以谦逊的语气表明,尽管自己的诗句可能不如古人(此处暗指谢灵运,字康乐)那般精妙,但足以慰藉自己的心灵。这既是对自身创作的一种自我肯定,也是对诗歌艺术的尊重与谦逊态度的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与哲学思考的深入探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与内心世界的独特感悟,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与和谐生活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