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东坡墨券亦何须,夜白三年照老夫全文

东坡墨券亦何须,夜白三年照老夫

明 · 林光
东坡墨券亦何须,夜白三年照老夫
垂耳岂终愁伏枥,嘶风应不惮长途。
燕昭果解台高筑,骏骨谁云世绝无。
伯乐几时来冀北,石翁诗话遍江湖。

鉴赏

这首诗以“订马代简戏答王都给事”为题,作者是明代的林光。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马的深情厚意以及对伯乐的渴望。

首联“东坡墨券亦何须,夜白三年照老夫”,借用苏轼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同时,“夜白三年”也暗喻了诗人对时光的珍惜与期待,仿佛在夜色中寻找那照亮岁月的光芒。

颔联“垂耳岂终愁伏枥,嘶风应不惮长途”,通过马的形象,抒发了诗人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屈不挠的精神。马的“垂耳”象征着面对困境的沉稳,“嘶风”则展现了其勇往直前的气魄,即使路途遥远也不畏惧。

颈联“燕昭果解台高筑,骏骨谁云世绝无”,引用燕昭王筑台招贤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才的渴望和对于伯乐的期待。同时,也暗示了即便在世,也有能够识才之人,不会让真正的才能被埋没。

尾联“伯乐几时来冀北,石翁诗话遍江湖”,表达了诗人对于伯乐的期盼,希望有识之士能发现自己的才华,如同伯乐在冀北找到千里马一般。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认为自己的作品可以像石翁的诗话一样流传于江湖之间,影响深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马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于人生、友情、才华和理想的深刻思考,语言生动,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