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觉往而复,意迷东与西
出处:《宿鸡林坊二首 其一》
宋 · 杨万里
路觉往而复,意迷东与西。
元来八九渡,只是一条溪。
亭午虽微暑,兹辰较少泥。
诸峰云上出,不但与云齐。
元来八九渡,只是一条溪。
亭午虽微暑,兹辰较少泥。
诸峰云上出,不但与云齐。
注释
路:道路。觉:察觉。
往:前往。
复:返回。
意:心意。
迷:迷失。
东:东方。
与:和。
西:西方。
元来:原来。
八九:几次。
渡:渡过。
只:只是。
一:一。
条:条。
溪:小溪。
亭午:正午。
微暑:轻微的暑热。
兹辰:这个时辰。
少:少许。
泥:泥土。
诸峰:众多山峰。
云上出:从云中升起。
不:不。
但:只是。
齐:相等。
翻译
道路看似曲折往返,心意迷失于东西之间。原来只需八九次渡过,那其实只是一条小溪。
正午虽然有些炎热,但这个时辰路上较少泥土。
山峰直插云霄,它们的高度甚至超过了云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自然山水之间的徘徊与感悟。开篇"路觉往而复,意迷东与西"表达了诗人在路上行走时心境的迷茫和方向的不确定性。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选择的困惑。
接着"元来八九渡,只是一条溪"则透露出一种豁然开朗的情感。数字“八九”常用以形容时间的长久或事物的众多,但这里却是对景物的一种淡化处理,原来那些复杂和繁重的经历,最终归结为一条清澈的小溪。这不仅是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净化。
"亭午虽微暑,兹辰较少泥"则描绘了一种宁静而清凉的午后景象。尽管正值炎热的午时,但此刻却感到凉意,因为“较少泥”暗示了一个干燥而不紊乱的环境。
最后"诸峰云上出,不但与云齐"则是对山峰与云彩关系的一种描绘。山峰从云中显现出来,与云相呼应,既表现了自然景物的壮丽,也象征着诗人精神的超脱和高远。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变化,从迷茫到豁然,从热烈到宁静,再到超脱,形成了一种深邃而富有哲理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