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骑长楸下,浮觞曲水湄
出处:《赠温驸马汝阳王》
唐 · 徐晶
畴昔承馀论,文章幸滥推。
夜陪银汉赏,朝奉桂山词。
梁邸调歌日,秦楼按舞时。
登高频作赋,体物屡为诗。
连骑长楸下,浮觞曲水湄。
北堂留上客,南陌送佳期。
忆昨陪临泛,于今阻宴私。
再看冬雪满,三见夏花滋。
都尉朝青阁,淮王侍紫墀。
宁知倦游者,华发老京师。
夜陪银汉赏,朝奉桂山词。
梁邸调歌日,秦楼按舞时。
登高频作赋,体物屡为诗。
连骑长楸下,浮觞曲水湄。
北堂留上客,南陌送佳期。
忆昨陪临泛,于今阻宴私。
再看冬雪满,三见夏花滋。
都尉朝青阁,淮王侍紫墀。
宁知倦游者,华发老京师。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畴昔:从前。承:接受。
滥推:过分推崇。
银汉:银河。
赏:欣赏。
桂山词:以桂花为主题的诗歌。
梁邸:梁王府。
调歌:唱歌。
秦楼:古代的歌舞场所。
按舞:舞蹈。
赋:诗赋。
体物:描绘事物。
连骑:骑马结伴。
浮觞:酒杯随水漂流。
北堂:家中的厅堂。
上客:尊贵的客人。
南陌:城外的道路。
佳期:美好的约会。
临泛:泛舟。
宴私:私人宴会。
冬雪满:冬雪覆盖。
夏花滋:夏日花开。
都尉:官职名。
青阁:青色官署。
淮王:古代封号。
侍紫墀:侍奉宫殿。
倦游者:厌倦游历的人。
华发:白发。
老京师:在京师老去。
翻译
昔日曾受教,文才被过分推崇。夜晚陪赏银河,清晨献诗桂花。
在梁王府中唱歌的日子,秦楼中舞蹈的时光。
登高常作诗赋,观察万物多次吟咏。
骑马游历长楸道,杯酒随流水边浮沉。
家中北堂留住贵客,城外南陌送别佳期。
回忆过去一同泛舟,如今却因私事不能相聚。
再看冬雪覆盖,又见夏日花开。
都尉步入青色官阁,淮王侍奉紫色宫殿。
谁能料到,疲倦的游子在京师白头老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的交往和宴饮的场景,充满了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珍视。诗中通过“夜陪银汉赏,朝奉桂山词”表现了他们在月下共同欣赏文学艺术的美好时刻。“梁邸调歌日,秦楼按舞时”则描绘了宴席间欢乐的场面和音乐舞蹈的氛围。
“登高频作赋,体物屡为诗”表明诗人常于登临高处感发豪情,或以景物触发创作灵感。"连骑长楸下,浮觞曲水湄"则是对旅途中与友人共享美景的描写。
“北堂留上客,南陌送佳期”表达了朋友间不舍昼夜相聚,同时也承诺着再见面的美好时光。"忆昨陪临泛,于今阻宴私"则是对过去共同游历的回忆,以及现下不得不告别的情感。
最后,“都尉朝青阁,淮王侍紫墀”可能是在提及特定的历史人物或场合,以此来强化诗中的情感和氛围。全诗结束于“宁知倦游者,华发老京师”,表达了对长途跋涉者的慰问,以及对于时光易逝、人生老去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象丰富,每一句都充满了深情与美好回忆,是一首写给朋友的赠别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