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湛寂初,与月同清质
出处:《水月有兴》
金 · 朱之才
明月落湖水,天渊体俱一。
浩荡碧琉璃,奁此寒玉璧。
微风触湖波,合散作六七。
浮光逐水纹,金蛇势盘结。
人心湛寂初,与月同清质。
外累一汩之,万态纷殊迹。
因知养心者,无为风浪失。
浩荡碧琉璃,奁此寒玉璧。
微风触湖波,合散作六七。
浮光逐水纹,金蛇势盘结。
人心湛寂初,与月同清质。
外累一汩之,万态纷殊迹。
因知养心者,无为风浪失。
鉴赏
这首诗以“水月有兴”为主题,通过描绘月落湖面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明月落湖水”、“浩荡碧琉璃”、“浮光逐水纹”,将月光与湖水交融的美丽画面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微风触湖波,合散作六七”描绘了微风吹过湖面时,波纹轻轻荡漾,仿佛是大自然在轻声细语。而“浮光逐水纹,金蛇势盘结”则进一步渲染了水面的动态美,将波光粼粼比作盘绕的金蛇,形象地表现了光线在水面上跳跃流动的景象。
接着,诗人由景入情,从自然界的和谐之美联想到内心的宁静与清明。“人心湛寂初,与月同清质”表达了诗人希望内心如同月光般纯净、平静的愿望。然而,“外累一汩之,万态纷殊迹”揭示了现实生活中各种纷扰和杂念如何影响人的心境,使人心变得复杂多变。
最后,“因知养心者,无为风浪失”点明了主题,强调了修养内心的重要性,只有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清明,才能不受外界风浪的影响,达到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