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池压丘虎,异石来湖鼋
不惜十年力,治此五亩园。
初期橘为奴,渐见桐有孙。
清池压丘虎,异石来湖鼋。
敲门无贵贱,遂性各琴樽。
我本放浪人,家寄西南坤。
敝庐虽尚在,小圃谁当樊。
羡君欲归去,奈此未报恩。
爱子幸僚友,久要疑弟昆。
明年过君西,饮我空瓶盆。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仙人:指具有超凡品质的人。吴市:古代吴地的城市。
十年力:形容长期的辛勤努力。
橘为奴:比喻精心照料橘树。
桐有孙:桐树繁殖茂盛。
丘虎:象征猛兽,可能指假想的园林守护者。
湖鼋:湖中的大鳖。
敲门:拜访,交际。
僚友:同僚朋友。
弟昆:弟弟或兄长,这里指亲密关系。
空瓶盆:形容酒尽,引申为畅饮尽兴。
翻译
仙人般的君子,隐居在吴市的门边。他不惜十年辛劳,经营这片五亩大的园地。
起初种下橘树为伴,渐渐桐树繁衍子孙。
清澈的池塘压倒山虎,奇异的石头引来湖中的鼋鱼。
不论敲门者身份高低,都能随性畅谈饮酒。
我本是个放荡不羁之人,家安在西南之地。
虽然破旧的房子还在,但小园已无人照管。
羡慕你想要归隐,只因我尚未报答恩情。
疼爱的孩子有幸成为僚友,长久以来如同兄弟一般。
明年我将往西而来,与你共饮至空瓶空盆。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思想家苏轼的作品,名为《寄题梅宣义园亭》。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梅宣义隐居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以及自己对友情和自然美景的深厚情感。
“仙人子真后,还隐吴市门。” 这两句开篇便描绘出梅宣义隐逸于世俗之外,有着超凡脱俗的意境。诗人将梅比作仙人的子孙,以此来形容其高洁和与世隔绝。
“不惜十年力,治此五亩园。” 十年的时间对于个人来说是相当长的,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却只是短暂的一瞬。诗人赞美梅宣义对这片园林的付出和热爱,显示了梅对自然生活的执着和投入。
“初期橘为奴,渐见桐有孙。” 这两句通过比喻手法表达了时间流逝和生命成长的过程。橘树和桐树在诗人眼中不仅是园林中的植物,更象征着梅宣义对这片土地的付出与收获。
“清池压丘虎,异石来湖鼋。” 这两句描绘了园中的自然景观:清澈的水面映射出周围的山丘,而奇特的岩石则环绕在湖畔。这里的“虎”和“鼋”都是形容词,用以强调这片园林之美。
“敲门无贵贱,遂性各琴樽。” 这里表达了梅宣义对来访者的平等态度,无论身份高低,一律以琴酒欢迎。诗人通过这一点赞美梅的豁达胸襟和待人接物之道。
“我本放浪人,家寄西南坤。” 这两句则是诗人自述,他原本是一个爱好自由、不羁的游子,而现在却将自己的家安置在了遥远的西南角落。
“敝庐虽尚在,小圃谁当樊。” 诗人表达出对自己过去生活场所的留恋,同时也在寻找可以替代梅宣义守护这片园林的人。
“羡君欲归去,奈此未报恩。” 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梅宣义想要返回隐居生活的理解和尊重,但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梅尚未能回报其深情厚谊的遗憾。
“爱子幸僚友,久要疑弟昆。” 诗人的这番话语充满了对梅的关心和担忧,他希望梅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以解除长时间的孤独感。
“明年过君西,饮我空瓶盆。” 诗人表达了自己将在明年再次拜访梅宣义,并且愿意与他共同享受简朴而美好的生活,即使是空着的酒瓶和饭碗也是乐趣无穷。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苏轼特有的文学风格,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于友情、隐逸生活以及自然美景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