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画手分平远,几度曾窥雁鹜洲
宋 · 王圭
谁将画手分平远,几度曾窥雁鹜洲。
六月炎风方病暑,五湖烟景已迎秋。
班趋规地来常晚,诗入笼纱思未休。
为惜主人林下意,暮钟沉阁尚应留。
六月炎风方病暑,五湖烟景已迎秋。
班趋规地来常晚,诗入笼纱思未休。
为惜主人林下意,暮钟沉阁尚应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圭的作品,属于中唐以降文人墨客之作。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和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诗句。
"谁将画手分平远,几度曾窥雁鹜洲。"
这两句是诗人站在高处眺望,对面是绵长的山水画卷般的景致,"雁鹜洲"意指遥远的地方,表达了对远方美好风光的向往和探寻。
"六月炎风方病暑,五湖烟景已迎秋。"
这两句描绘的是夏末初秋的景象,热风正烈,而湖光山色却已有秋意,是对自然季节变化的细腻描写,也隐含着诗人内心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
"班趋规地来常晚,诗入笼纱思未休。"
这里描述的是友人到访的场景,"班趋"指的是友人的车马,"规地"则是到达目的地的意思,而"诗入笼纱"则暗示诗人对词藻的精致和深沉的思考。
"为惜主人林下意,暮钟沉阁尚应留。"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珍视,以及希望能够多些留连的愿望。"主人林下意"可能是指友人在树荫下的雅兴,而"暮钟沉阁尚应留"则是在提醒说,即使到了晚上,听着寺庙里沉闷的钟声,也希望友人不要急于离去。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悠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古代文人的雅致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