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在九霄骑赤鲩,萝惊孤枕熟黄粱
出处:《淇沟呈钱匏庵参军》
明 · 谢肃
越客归舟发楚乡,淇沟落日照衣裳。
浴凫飞鹭波光净,远树平芜野色苍。
兴在九霄骑赤鲩,萝惊孤枕熟黄粱。
参军坐上多亲友,独有玄晖返路长。
浴凫飞鹭波光净,远树平芜野色苍。
兴在九霄骑赤鲩,萝惊孤枕熟黄粱。
参军坐上多亲友,独有玄晖返路长。
注释
越客:指来自越地的游子。发:出发。
淇沟:古代河流名。
落日:夕阳。
浴凫:水中嬉戏的野鸭。
赤鲩:红色的鲤鱼。
萝:藤萝。
熟黄粱:熟梦,比喻虚幻的美梦。
参军:官职名。
返路长:返回的路程遥远。
翻译
越地的游子乘船离开楚地故乡,淇水边夕阳映照着他的衣裳。水中的野鸭和飞翔的白鹭,水面波光粼粼,远处的树木与平坦的草地构成一片苍茫景色。
他的兴致在九天之上,仿佛骑着赤鲩(红色的鲤鱼)畅游,藤萝的触碰使他从梦境中惊醒,梦见自己吃熟了的黄粱米。
宴会上座满亲友,但只有我这参军(官职名)返回的路还很长。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肃的作品,名为《淇沟呈钱匏庵参军》。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写归乡途中的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和对朋友的思念。
"越客归舟发楚乡"一句直接点出了诗人的身份——一个来自南方(越地)的旅者,以及他返回家乡的情景。"淇沟落日照衣裳"则描绘了夕阳下的美丽景色,诗人穿着被夕阳照亮的衣衫,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也透露出诗人的喜悦之情。
接下来的"浴凫飞鹭波光净,远树平芜野色苍"两句,更进一步渲染了归乡途中的宁静与和谐。水鸟在清澈的河流中嬉戏,远处的树木与野地呈现出一种淡远而又深邃的景象。
"兴在九霄骑赤鲩,萝惊孤枕熟黄粱"则是诗人对自己旅途中的心情写照。"九霄"意指高远的云端,"骑赤鲩"可能是比喻诗人的豪情和志向,而"萝惊"一词常用来形容梦醒后的惊讶与失落,这里似乎是在表达诗人对现实生活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
最后两句"参军坐上多亲友,独有玄晖返路长"则是诗人对朋友相聚时的情景描写,以及他自己独自行走在归乡道路上的孤独感受。这里的"玄晖"可能指的是夜色或者月光,它增加了诗句中的意境,使得整个画面更加深远。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真实抒发,展现了一种归乡途中既有喜悦又不免孤独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