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我家勃,人唤腹为藁
出处:《送彦立兄游太学以恩袍草色动为韵 其三》
宋 · 王之道
文章我家勃,人唤腹为藁。
随行载中书,所至得挥扫。
新诗如秋月,皎皎清更好。
惠连有佳梦,池塘遍春草。
随行载中书,所至得挥扫。
新诗如秋月,皎皎清更好。
惠连有佳梦,池塘遍春草。
注释
勃:书房名,也可指作者的学识丰富。腹为藁:形容书房知识丰富,犹如腹中藏书。
中书:古代官府的重要文书或朝廷的决策文件。
挥扫:挥毫泼墨,指创作诗歌。
新诗如秋月:比喻新作诗歌的纯洁和明亮。
惠连:南朝文学家谢惠连,以才情著称。
池塘遍春草:春天的景象,象征生机与希望。
翻译
我家的书房名叫勃,人们常称它为腹中书籍。我带着中书随行,到哪儿都能挥毫泼墨。
我的新诗如同秋天的明月,明亮清澈更显高洁。
像惠连那样有美好的梦境,池塘边春草满眼都是希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道的作品,名为《送彦立兄游太学以恩袍草色动为韵(其三)》。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祝愿。
"文章我家勃,人唤腹为藁":这两句用意象生动,勃草蓬勃,形容家庭的学问渊博,如同勃草一般繁盛。"腹"在这里指的是心中的秘密或深藏之物,而"藁"则是古代书写用的竹简。这两句诗意在强调家中学术的丰富。
"随行载中书,所至得挥扫":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友人的形象,随身携带着书籍,无论走到哪里,都能从容不迫地展开讨论。这也反映出友人对学问的渴望和追求。
"新诗如秋月,皎皎清更好":这两句用了鲜明的意象,将新创作的诗歌比喻为清澈明亮的秋夜之月,形容诗歌的美好如同秋月一般明净。
"惠连有佳梦,池塘遍春草":这里透露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期盼。"佳梦"可能是指友人在学业或事业上的美好愿景,而"池塘遍春草"则形容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预示着友人前途似锦。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意象的手法,展现了深厚的情谊、学术的追求以及美好的祝愿。王之道以其精致的笔触和深情的寄托,赋予这首送别诗以生命力的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一幅生动的古代风景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