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天白云间,可望不可攀
出处:《五松平》
金末元初 · 元好问
竹港晨露白,石门秋气寒。
湍流落涧壑,细路深茅菅。
江平白石出,竟日沿清湾。
四顾不见人,山鸟时閒关。
苍崖入地底,烟霭青漫漫。
力尽不能过,却坐空长叹。
青天白云间,可望不可攀。
虚名竟何得,行路乃尔难。
湍流落涧壑,细路深茅菅。
江平白石出,竟日沿清湾。
四顾不见人,山鸟时閒关。
苍崖入地底,烟霭青漫漫。
力尽不能过,却坐空长叹。
青天白云间,可望不可攀。
虚名竟何得,行路乃尔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竹港的宁静与秋意的寒凉,通过“晨露白”和“石门秋气寒”展现出初秋早晨的清新景象。诗人沿着“湍流落涧壑”的山路前行,道路狭窄,仅容细路深入茅草丛中,显示出山野的幽深和寂静。
“江平白石出,竟日沿清湾”描绘了江水在阳光下清澈见底,诗人一路欣赏着美景,直到日间。然而,四周空旷无人,只有“山鸟时閒关”,增添了寂寥之感。山崖深邃,仿佛直插入地,烟雾缭绕,难以穿越,诗人只能“力尽不能过,却坐空长叹”。
最后,诗人仰望青天白云,感叹“可望不可攀”,表达出对高远理想的向往与现实困难的无奈。他反思自己的追求,认为“虚名竟何得,行路乃尔难”,揭示了人生的艰辛与追求名利的不易。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金末元初文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