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凰自为明时出,宜傍上林高处栖
出处:《京都次马伯庸尚书韵二首 其一》
元 · 曹元用
滦水桥边御道西,酒旗閒挂暮檐低。
春从绿树阴中老,云补青山阙处齐。
画戟遥临青琐闼,紫骝解惜锦障泥。
鸾凰自为明时出,宜傍上林高处栖。
春从绿树阴中老,云补青山阙处齐。
画戟遥临青琐闼,紫骝解惜锦障泥。
鸾凰自为明时出,宜傍上林高处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京城的一幅生动画面,充满了浓厚的宫廷气息和自然风光的融合。首句“滦水桥边御道西”,点明地点,以滦水桥和御道西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皇家气派的氛围。接着,“酒旗闲挂暮檐低”一句,通过酒旗的悠闲悬挂,描绘出傍晚时分的宁静景象,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
“春从绿树阴中老,云补青山阙处齐”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春天与绿树、白云与青山赋予生命,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春日从绿树的浓荫中悄悄流逝,白云则填补了山峰间的空缺,使得画面更加完整而富有层次感。
“画戟遥临青琐闼,紫骝解惜锦障泥”描绘了宫廷的壮丽景象。画戟遥望,青琐闼(宫殿的门)映入眼帘,紫骝(紫色的骏马)似乎也懂得珍惜其华丽的锦障泥,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皇家生活的奢华与尊贵。
最后,“鸾凰自为明时出,宜傍上林高处栖”两句,以鸾凤自喻,表达了诗人对明君治世的向往,以及希望在国家繁荣昌盛之时,能够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如同鸾凤般栖息于高枝之上,自由翱翔。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理想政治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