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有石桥月,宜人秋夜看
出处:《雨过坐三峡桥望石人峰流水》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雨馀一片水,壁立白云端。
流过三峡乱,声入万松寒。
复有石桥月,宜人秋夜看。
羽人渺何处,相忆玉琴弹。
流过三峡乱,声入万松寒。
复有石桥月,宜人秋夜看。
羽人渺何处,相忆玉琴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三峡桥边的壮丽景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情感的交融。
首句“雨馀一片水”,描绘了雨后的清澈水流,仿佛是大自然洗净尘埃后的纯净之物。接着,“壁立白云端”一句,将视线引向高耸入云的山壁,与前句的水流形成对比,展现了山川的雄伟与壮丽。
“流过三峡乱,声入万松寒”两句,通过水流穿越三峡的动态描写,以及其在万松林中的声音,营造出一种既激荡又宁静的氛围。三峡的险峻与水流的奔腾,与万松林的静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复有石桥月,宜人秋夜看”则将视角转向夜晚,石桥上洒满月光,为秋夜增添了一抹温柔与浪漫。这一句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喜爱。
最后,“羽人渺何处,相忆玉琴弹”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这里的“羽人”可能象征着远方的朋友或理想中的仙人,而“玉琴弹”则寓意着思念之情的表达与寄托。整句诗意深沉,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友情的怀念,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雨后三峡桥边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境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