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禅观都无语,手指馀花满寺庭
出处:《和梅公仪留题重光寺罗汉院赠宪上人》
宋 · 王益
晓剃吟髭雪半零,海窗曾咒钵龙醒。
蚤知西竺能持法,应笑南僧不会经。
云气昼闲侵麈柄,藓痕春老上铜瓶。
近来禅观都无语,手指馀花满寺庭。
蚤知西竺能持法,应笑南僧不会经。
云气昼闲侵麈柄,藓痕春老上铜瓶。
近来禅观都无语,手指馀花满寺庭。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益的作品,名为《和梅公仪留题重光寺罗汉院赠宪上人》。诗中充满了禅意与佛教文化的影子。
首句“晓剃吟髭雪半零”描绘了一位僧人的晨早修行,剃度(剃发为度)象征出家人的清净,而吟咏之声如同雪花般轻盈、纯洁。"海窗曾咒钵龙醒"则是说在海边的禅房中,僧人曾经诵咒过,使得沉睡的“钵龙”(佛教中的龙象征智慧)觉醒。
接下来的两句,“蚤知西竺能持法,应笑南僧不会经。”表达了诗人对北方僧人的仰慕,他们能够守持佛法,而南方的僧人则未必懂得佛教的经典。这里“蚤”可能指的是小虫,用来比喻那些细微之物,亦或是指某个名字。
"云气昼闲侵麈柄,藓痕春老上铜瓶"这两句则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寺院景象。云雾在午后的悠闲中渗透至窗棂,春天的老藤缠绕在古铜制的水瓶上。
最后,“近来禅观都无语,手指馀花满寺庭”表达了诗人对当下禅宗与佛教仪式的沉默态度,以及寺院中飘落的花瓣如同雨般。这里“无语”可能是因为已到达了一种超越言说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僧人的描写,展现了宋代佛教文化中的禅宗修行与哲思,以及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