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然著地即化去,造物何用劳工夫
出处:《行雪》
宋末元初 · 赵文
夜寒枕席跳霰珠,夜深我睡霰亦无。
未晨仆起索炊火,怪见满地琼瑶铺。
我行至此不得止,但倚红酒为先驱。
路逢十店九闭户,苦寒正自无薪刍。
终然著地即化去,造物何用劳工夫。
前山欲融未融处,玉龙浮动青珊瑚。
藤梢竹刺时点缀,寒食野花栖路隅。
小车行雪真有益,平生看画无此笔。
未晨仆起索炊火,怪见满地琼瑶铺。
我行至此不得止,但倚红酒为先驱。
路逢十店九闭户,苦寒正自无薪刍。
终然著地即化去,造物何用劳工夫。
前山欲融未融处,玉龙浮动青珊瑚。
藤梢竹刺时点缀,寒食野花栖路隅。
小车行雪真有益,平生看画无此笔。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霰珠:冰雹。琼瑶:美玉,比喻冰雪。
红酒:此处指酒,用于取暖。
薪刍:柴火和草料。
造物:大自然。
玉龙:形容冰雪覆盖的山峰。
寒食: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前一天。
小车行雪:驾车在雪地中的场景。
此笔:指绘画技艺。
翻译
夜晚寒冷,枕席上仿佛有冰雹跳跃,深夜我已入睡,连冰雹也停歇。天还没亮,仆人起来寻找炊火,惊讶地发现地上铺满了洁白如玉的冰雪。
我行走至此无法停下,只能借酒取暖作为前行的动力。
沿途十家店铺九家关门,严寒中找不到柴火和草料。
即使落在地上也会立刻融化,大自然何必如此费力造就这一切。
前方山峦冰雪欲融未融,如同玉龙在青色珊瑚间浮动。
藤蔓和竹枝偶尔点缀其间,寒食节的野花孤独地路边开放。
驾车行走在雪地中别有一番乐趣,我平生所见的画作中从未有过这样的景象。
鉴赏
这首宋末元初赵文的《行雪》描绘了冬夜行走在雪地中的情景。首句“夜寒枕席跳霰珠”,以生动的比喻写出了夜晚寒冷,雪花如霰珠般跳跃在床席上。接着,“夜深我睡霰亦无”暗示诗人入睡后,连雪花也停止飘落,显得格外静寂。
次句“未晨仆起索炊火”,清晨起来发现满地银装素裹,像是琼瑶铺就,诗人惊讶于这意外的美景。“我行至此不得止,但倚红酒为先驱”表达了诗人对雪景的喜爱,即使寒冷,也要借酒取暖,继续前行。
“路逢十店九闭户,苦寒正自无薪刍”则揭示了旅途中的艰辛,许多店铺紧闭,找不到燃料。雪花虽美,却带来生活上的不便。“终然著地即化去,造物何用劳工夫”感叹雪花虽短暂,却仍耗费大自然的气力,流露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前山欲融未融处,玉龙浮动青珊瑚”描绘了山峦在雪中若隐若现的景象,如同玉龙在青色珊瑚间游动,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藤梢竹刺时点缀,寒食野花栖路隅”则增添了冬日景色的冷寂与生机,路边的藤蔓和野花在雪中顽强生存。
最后,“小车行雪真有益,平生看画无此笔”总结全诗,诗人认为这样的雪景即使在画中也难得一见,实乃人生难得的体验,富有哲理意味,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宋末元初诗歌的独特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