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陵阳馀岁月,世间犹此忆沧洲
出处:《六十一诗十四首》
明 · 释函是
一周甲子又从头,生事如环谁去留。
白发不知人厌老,青林空见叶为秋。
朔风吹雁来衡岳,寒月迟猿下石楼。
多少陵阳馀岁月,世间犹此忆沧洲。
白发不知人厌老,青林空见叶为秋。
朔风吹雁来衡岳,寒月迟猿下石楼。
多少陵阳馀岁月,世间犹此忆沧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时光流转、世事轮回的深刻哲理,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感慨。首句“一周甲子又从头”点明时间的循环往复,暗示生命的短暂与周而复始的自然规律。接着“生事如环谁去留”以比喻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人生的经历如同圆环,无论过去还是未来,都难以确切地分辨其起点与终点,蕴含着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白发不知人厌老,青林空见叶为秋”两句,通过对比白发与落叶,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老去的无奈与感慨。白发象征着年华老去,却不知是否有人真正厌倦了衰老;青林中的落叶则象征着季节更迭,自然规律不可违抗。这两句诗既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是对自然界普遍规律的认同。
“朔风吹雁来衡岳,寒月迟猿下石楼”描绘了一幅冬日景象,北风呼啸,大雁南飞至衡山,月色寒冷,猿猴缓缓下楼。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宁静,也暗含了诗人对远方与孤独的思考,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向往。
最后,“多少陵阳馀岁月,世间犹此忆沧洲”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与怀念。陵阳,可能是指古代的一个地方,这里泛指过去的岁月。诗人感叹在世间仍有许多人怀念过去,怀念那片心中的“沧洲”,即理想中的宁静之地。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人类共同情感的共鸣,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去时光的深深眷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时间、生命、自然与理想的深刻感悟,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