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餐亦可荐,名利欲何如
出处:《送张侍御秘书江左觐省》
唐 · 韦应物
莫叹都门路,归无驷马车。
绣衣犹在箧,芸阁已观书。
沃野收红稻,长江钓白鱼。
晨餐亦可荐,名利欲何如。
绣衣犹在箧,芸阁已观书。
沃野收红稻,长江钓白鱼。
晨餐亦可荐,名利欲何如。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莫叹:不必感叹。都门:京都的城门,代指京都。
驷马车:古代以四匹马拉的车,象征地位显赫。
绣衣:古代官员的礼服。
犹在箧:还在箱子中,意指未被启用。
芸阁:古代藏书的地方,这里指读书或做学问的场所。
沃野:肥沃的田野。
收红稻:收割红色的稻谷,形容丰收景象。
长江:中国的大型河流,此处借代江边的景色。
晨餐:早餐。
亦可荐:也有美味可以享用。
名利欲何如:对名利的欲望该怎样看待呢?。
翻译
不要哀叹京都的道路,归来时没有华丽的马车。绣衣仍然在箱子里,我已经在芸阁读书了。
广阔的田野收获红色的稻谷,长江边垂钓白鱼。
早餐也有美味可享用,对于名利又该如何看待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辞职归隐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归乡简单生活的向往和满足。"莫叹都门路"表明不再羡慕繁华都市的车马喧哗,而是选择了归隐田园的平静生活。"归无驷马车"强调了归隐后的简朴,放弃了官场中的豪华。
"绣衣犹在箧"和"芸阁已观书"则透露诗人仍保有一些过往生活的痕迹,如精美的服饰尚存,且有闲情逸致去翻阅图书。"沃野收红稻"和"长江钓白鱼"描绘了归隐后与自然亲近的田园生活,既有农业劳作,也有捕鱼的悠然自得。
最后两句"晨餐亦可荐,名利欲何如"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饮食的满足,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整首诗通过平和自然的语言,展现了诗人辞官归隐后的心境和生活状态,是一首颇具田园诗意趣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