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社唱酬虽数至,扣门剥啄未尝听
出处:《酬孝若》
宋 · 许及之
自笑求田了不营,竭赀结屋为山青。
尚怜远岫光倾座,犹欲平崖稳著亭。
同社唱酬虽数至,扣门剥啄未尝听。
故交要识今吾面,不是遗民即隐丁。
尚怜远岫光倾座,犹欲平崖稳著亭。
同社唱酬虽数至,扣门剥啄未尝听。
故交要识今吾面,不是遗民即隐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许及之的作品《酬孝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首联“自笑求田了不营,竭赀结屋为山青”,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虽名为求田问舍,实则并无经营之意,而是将所有的财力都用来建造一座与青山相映的居所,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颔联“尚怜远岫光倾座,犹欲平崖稳著亭”,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建居所周围的环境。远处的山峦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美丽,仿佛将光辉倾洒在座中;而他更希望能在平缓的山崖上稳固地建造一座亭子,以便更好地欣赏周围的景色,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极致追求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颈联“同社唱酬虽数至,扣门剥啄未尝听”,则描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交往。虽然朋友们多次来访,但诗人并未应声开门,似乎在享受着与世隔绝的宁静生活,不愿被打扰,这反映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坚守和对喧嚣尘世的逃避。
尾联“故交要识今吾面,不是遗民即隐丁”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态度。即使是老朋友来访,他也选择保持距离,不愿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可能是为了保护自己远离世俗的纷扰,也可能是为了坚守自己的隐逸生活。这里既有对老友的尊重,也有对自身生活方式的坚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逃避,是一首富有深意的隐逸主题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