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何太急,轻舟去不还
出处:《舟过溪上》
明 · 韩上桂
水流何太急,轻舟去不还。
捲帘翻素练,背棹失青山。
村径炊牛饮,歌声杂鸟蛮。
白云岩叟在,踪迹杳难攀。
捲帘翻素练,背棹失青山。
村径炊牛饮,歌声杂鸟蛮。
白云岩叟在,踪迹杳难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舟行溪上的景象,以流动的水、轻舟、翻卷的白练、消失的青山、炊烟中的牛群、歌声与鸟鸣交织的乡村景色以及隐匿于白云之中的岩叟,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首句“水流何太急”,以问句形式表达了对水流速度的惊讶和感慨,暗示了时间的流逝或生命的短暂。接着,“轻舟去不还”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不可逆转的流逝感,轻舟象征着人生的旅程,一旦离去,便无法回头。
“捲帘翻素练”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流动的水面比作翻卷的白色丝绸,生动地展现了水面上波光粼粼、光影交错的美丽景象。而“背棹失青山”则通过对比,突出了轻舟前行时,青山逐渐远离的景象,赋予了画面以动态感和空间感。
“村径炊牛饮,歌声杂鸟蛮”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谐,炊烟袅袅,牛儿悠闲饮水,远处传来歌声与鸟鸣,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与和谐的田园画卷。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
最后一句“白云岩叟在,踪迹杳难攀”以白云和岩叟为意象,象征着超脱尘世的隐逸生活。岩叟隐居于白云之中,其踪迹难以寻觅,既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也暗含了对现实世界中难以达到的理想境界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舟行溪上的自然景观和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