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官何足论,等求饱糠粞
出处:《蒲城即事》
宋 · 韩驹
鄙夫世长物,未老宜幽栖。
一朝起蓬屋,著籍通金闺。
遇合始侥倖,非才终见挤。
尚想欧阳公,罪弃荆山西。
步行意方盛,庭趋颜遂低。
行趋岂云异,喜愠自不齐。
微官何足论,等求饱糠粞。
三径如可卜,岁晚归扶犁。
一朝起蓬屋,著籍通金闺。
遇合始侥倖,非才终见挤。
尚想欧阳公,罪弃荆山西。
步行意方盛,庭趋颜遂低。
行趋岂云异,喜愠自不齐。
微官何足论,等求饱糠粞。
三径如可卜,岁晚归扶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驹所作的《蒲城即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感慨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句“鄙夫世长物,未老宜幽栖”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志趣,他自认为是个平凡之人,年岁未老,便倾向于选择幽静的生活环境,远离尘嚣。
接着,“一朝起蓬屋,著籍通金闺”描绘了诗人从贫寒之家突然步入官场的情景,从简陋的草屋到显赫的官府,身份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
“遇合始侥倖,非才终见挤”反映了诗人对仕途的复杂感受,虽然偶然得到了机会,但并非凭借真才实学,因此在官场中难免受到排挤。
“尚想欧阳公,罪弃荆山西”提到欧阳修被贬谪至荆山的故事,诗人借此表达对欧阳修遭遇的同情,同时也暗示自己可能面临类似的命运。
“步行意方盛,庭趋颜遂低”描述了诗人内心情感的变化,即使在官场中行走得意,但面对权力的压迫,他的表情和心态也随之低落。
“行趋岂云异,喜愠自不齐”说明了诗人对官场行为的理解,他认为人们在追求权力时的表现并无本质差异,只是个人情绪的反应不同。
最后,“微官何足论,等求饱糠粞”表达了诗人对官位的淡然态度,认为追求官职不过是为了一日三餐的温饱,体现了他对物质生活的朴素看法。
“三径如可卜,岁晚归扶犁”则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希望在晚年能够回到田园,过上简单自在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官场现象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