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翼灭云梦,来帆指昭丘
出处:《岳阳春晚》
唐 · 李群玉
不觉春物老,块然湖上楼。
云沙鹧鸪思,风日沅湘愁。
去翼灭云梦,来帆指昭丘。
所嗟芳桂晚,寂寞对汀洲。
云沙鹧鸪思,风日沅湘愁。
去翼灭云梦,来帆指昭丘。
所嗟芳桂晚,寂寞对汀洲。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不觉:不知不觉。春物:春天的景物。
老:衰老,逝去。
块然:孤独的样子。
湖上楼:湖边的楼阁。
云沙:云雾弥漫的沙滩。
鹧鸪:一种南方的鸟,叫声凄凉。
思:思念。
沅湘:古代两条河流的名称,这里泛指南方地区。
愁:忧愁。
去翼:离去的鸟翅膀。
灭:消失。
云梦:古代地区名,包括今湖北南部和湖南北部。
昭丘:高而显赫的山丘,常用来象征远方或理想之地。
芳桂:芬芳的桂花,象征美好的事物。
晚:迟来。
寂寞:孤独。
汀洲:水边的陆地,这里指沙洲。
翻译
不知不觉春天已逝,我独自站在湖边高楼。望着云沙中的鹧鸪,心中充满思乡之情,沅湘的风日也唤起无尽忧愁。
离去的鸟儿消失在云梦之间,归来的船只指向远方的昭丘。
感叹芬芳的桂花迟迟未开,我孤独地面对着水边的沙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傍晚的湖上景象,诗人在湖上的楼中对着春色感慨。"不觉春物老"表达了时间飞逝,春光易逝之意,而"块然湖上楼"则是诗人所处环境的写实,给人以静谧与孤寂的感觉。
接下来的"云沙鹧鸪思,风日沅湘愁"中,“云沙”指的是远处的云和沙尘相互交织,带有一种朦胧美;“鹧鸪”是一种水鸟,以其鸣声形容春夜寂静中的声音;而“思”与“愁”则透露出诗人对春天即将过去的感伤和怀念。
"去翼灭云梦,来帆指昭丘"这两句,则是通过对船只往来的描写,表达了时间流逝、行者匆匆的主题。"去翼"中的“翼”可能暗喻船上的风帆,而“灭云梦”则是在说那些航行的幻影最终消散在云端;而“来帆指昭丘”的“昭丘”有高丘之意,船只似乎指向远方的山丘,象征着旅人的向往与离别。
最后两句"所嗟芳桂晚,寂寞对汀洲"中,“芳桂”指的是春天的花朵,而“晚”字则加重了时间流逝的感伤;“寂寞对汀洲”的“寂寞”形容心境之孤独与凄清,诗人在湖边的长椅上(汀洲),面对着春天即将结束的景色,感到无尽的孤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个淡远、清冷的春夜图画,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时间易逝与生命无常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