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野水瑩心碧,春山入骨清全文

野水瑩心碧,春山入骨清

宋 · 李流谦
野水瑩心碧,春山入骨清
去穿云际屐,来卧竹间亭。
鸟语风嘲哲,花枝日杳冥。
晚来江上笛,客里不须听。

注释

莹心碧:形容水清澈透明,给人以心灵上的洁净感。
入骨清:形容山色清新,仿佛深入骨髓,令人神清气爽。
云际屐:指穿过云层的木屐,象征高远或超脱尘世。
竹间亭:竹林中的小亭,象征宁静与自然。
鸟语风嘲哲:鸟鸣和风声仿佛在讨论哲理,寓言生机与智慧。
花枝日杳冥:花朵在日落时分显得幽深而神秘。
江上笛:江边的笛声,可能引发思乡之情。
客里不须听:身处异乡的人无需再听这笛声,表达孤独和离愁。

翻译

野外的流水清澈照人心,春天的山色深深渗入骨髓。
离去时穿过云端的木屐,归来时躺在竹林间的亭子里。
鸟儿鸣叫如同风在嘲讽智慧,花朵随日光逐渐暗淡。
傍晚江面上的笛声响起,身处他乡的我无需倾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自然景象,通过对比和排比手法,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野水莹心碧"中的“莹”字形容水的清澈,"春山入骨清"则用“入骨”来形容春天山色的清新纯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

"去穿云际屐"和"来卧竹间亭"这两句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诗人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情态。"鸟语风嘲哲"中的“嘲”字有讥诮之意,但在这里用以形容鸟鸣的和谐,同时也可能隐含着对世俗纷争的超然。"花枝日杳冥"则是对春天景象的进一步描绘,通过“杳冥”来表达光影的迷离感。

最后两句"晚来江上笛,客里不须听"表明诗人在傍晚时分,在江边吹奏着笛子,而对远方来的客人则不需要去关注或倾听。这不仅是对音乐之美的享受,也象征着一种超然世外的生活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与宁静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