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非我念儿,无乃儿忆亲
出处:《梦两儿》
明 · 王绂
两儿别来久,累夜梦何频。
得非我念儿,无乃儿忆亲。
梦中宛如昔,田庐荒且贫。
犹能具鸡黍,为父招比邻。
觉来尚征途,渺然万里身。
归期固难必,归梦谅非真。
愿言各努力,进善光前人。
忠君我自勉,孝悌儿当勤。
得非我念儿,无乃儿忆亲。
梦中宛如昔,田庐荒且贫。
犹能具鸡黍,为父招比邻。
觉来尚征途,渺然万里身。
归期固难必,归梦谅非真。
愿言各努力,进善光前人。
忠君我自勉,孝悌儿当勤。
鉴赏
这首《梦两儿》是明代诗人王绂所作,通过梦境表达了对子女的深切思念与期望。
首句“两儿别来久,累夜梦何频”,开篇即点出与子女分别已久,夜晚频繁入梦的情景,流露出深深的思念之情。接着“得非我念儿,无乃儿忆亲”两句,以设问的方式,将思念与被思念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既表达了父亲对子女的挂念,也暗示了子女可能同样在思念着父亲,情感细腻而真挚。
“梦中宛如昔,田庐荒且贫”,描绘了梦中的场景,虽是昔日的田园生活,却已荒芜贫困,暗含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状的无奈。然而,“犹能具鸡黍,为父招比邻”一句,又展现了家庭虽贫困,但依然能以简朴的饭菜招待来访的亲友,体现了家庭的温馨与团结。
“觉来尚征途,渺然万里身”,醒来后,诗人发现自己仍处于遥远的征途之中,与家人相隔万里,进一步强化了对家人的思念。接下来的“归期固难必,归梦谅非真”则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梦境并非现实的感慨,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最后,“愿言各努力,进善光前人。忠君我自勉,孝悌儿当勤”则是对子女的寄语与期望,希望他们各自努力,追求善良,为前人树立榜样;同时,作为父亲,自己也将坚守忠诚与孝悌之道,以此激励子女。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家人的深深思念,也有对子女成长的殷切期待,充满了浓郁的人情味和道德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