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风犹未尽,早晚使车回
出处:《送广州周判官》
唐 · 张九龄
海郡雄蛮落,津亭壮越台。
城隅百雉映,水曲万家开。
里树桄榔出,时禽翡翠来。
观风犹未尽,早晚使车回。
城隅百雉映,水曲万家开。
里树桄榔出,时禽翡翠来。
观风犹未尽,早晚使车回。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海郡:海滨的郡城。雄蛮:威武地屹立于南蛮之地。
津亭:渡口的亭阁。
壮越台:雄壮如越王之高台。
城隅:城墙角落处。
百雉:形容城墙绵延很长,一雉为古代城墙长三丈、高一丈的标准单位。
映:映入眼帘。
水曲:弯曲的河流。
万家开:两岸万家灯火豁然开朗,形容居民众多、生活繁荣。
里树:乡间的林木。
桄榔:一种热带常绿乔木,此处指桄榔树挺拔而出成为乡间特色景观。
时禽:不时出现的禽鸟。
翡翠:美丽的翡翠鸟,以其色彩艳丽著称。
观风:观赏此地的风土人情。
犹未尽:意犹未尽,表示欣赏得还不够、还想继续。
早晚:早晚之间,这里指期待不久的将来。
使车:古代官员出行乘坐的马车,这里代指诗人自己或友人将乘官方车辆再次来访。
回:归来。
翻译
海滨郡城威武地屹立于南蛮之地,渡口亭阁雄壮如越王之高台城墙角落处绵延百雉映入眼帘,弯曲的河流两岸万家灯火豁然开朗
乡间林木中桄榔树挺拔而出,不时有美丽的翡翠鸟翩翩飞来
观赏此地风土人情意犹未尽,期待早晚乘使车再次归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示了古代广州的繁荣与美丽景色。开篇“海郡雄蛮落”、“津亭壮越台”两句,通过对地理环境的描述,勾勒出一个雄伟壮观的城市轮廓。其中,“蛮”指的是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而“越”则是古代中国东南沿海的一族,后来成为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句诗展示了广州作为边陲重镇的历史地位。
接下来的“城隅百雉映”、“水曲万家开”进一步描绘了城市内外的景象。“城隅”指的是城墙的转角处,“百雉”则是守卫城池用的矛戟,这里用来形容城墙坚固。紧接着“水曲万家开”,通过对河流与住宅分布的描写,展现了城市内的繁华景象。
在诗的后半部分,“里树桄榔出”、“时禽翡翠来”两句则转向自然景色和野生动植物。桄榔是一种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常见的果实,而“翡翠”指的是五彩斑斓的鸟类,可能特指孔雀。这两句诗通过对植物与动物的描绘,表现了广州独有的南国风光。
最后,“观风犹未尽”、“早晚使车回”表达了作者在游览之后,对这片土地依依不舍的心情。虽然景色令人流连忘返,但现实中的任务和责任迫使诗人不得不结束愉快的旅行,回到日常的工作中去。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与城市环境的描绘,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对广州这座城市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