阊阖城中多路岐,异乡客子那能知
出处:《吴门寻沈从先不遇》
明 · 徐熥
当年踏遍吴门路,十日寻君不知处。
年来踪迹虽相闻,邻人又道移家去。
阊阖城中多路岐,异乡客子那能知。
东寻西访竟不得,惟有残月相追随。
几回欲向朱门问,知君不与朱门近。
欲向红尘问故人,知君寄迹非红尘。
行尽朱门兼白屋,夜深空作穷途哭。
出城昏黑迷归舟,满天风露江干宿。
年来踪迹虽相闻,邻人又道移家去。
阊阖城中多路岐,异乡客子那能知。
东寻西访竟不得,惟有残月相追随。
几回欲向朱门问,知君不与朱门近。
欲向红尘问故人,知君寄迹非红尘。
行尽朱门兼白屋,夜深空作穷途哭。
出城昏黑迷归舟,满天风露江干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寻找友人的过程,充满了对友情的深切怀念和对友人离去的无奈之情。诗中的“吴门”指苏州,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常游之地,象征着文雅与诗意。诗人踏遍苏州的街巷,却未能找到友人的踪迹,表达了对友人离散的遗憾。
“年来踪迹虽相闻,邻人又道移家去”,写出了诗人虽然通过消息得知友人可能的去向,但实际探访时却发现友人已迁居他处,流露出一种失落感。接下来,“阊阖城中多路岐,异乡客子那能知”,点明了苏州城内道路复杂,对于外来者来说难以辨识,暗含了寻找过程的艰难。
“东寻西访竟不得,惟有残月相追随”,描述了诗人四处寻找而未果,只有残月陪伴左右,形象地表现了孤独与无助。最后,“几回欲向朱门问,知君不与朱门近。欲向红尘问故人,知君寄迹非红尘”,表达了诗人试图通过询问权贵或世俗之人来寻找友人,但意识到友人并不属于这样的社会阶层,进一步深化了对友人身份的理解和尊重。
“行尽朱门兼白屋,夜深空作穷途哭”,写出了诗人历经各种地方,最终在夜晚无果而归,只能独自哭泣,表达了深深的哀伤和无奈。最后一句“出城昏黑迷归舟,满天风露江干宿”,则以诗人离开苏州城,迷失在黑暗中,最终在江边住宿为结尾,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强化了主题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思念以及在寻找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困难和无奈,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