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辱循环厌宦情,盖头茅屋手亲营
出处:《和少蕴石林谷草堂三首 其一》
宋 · 葛胜仲
宠辱循环厌宦情,盖头茅屋手亲营。
清泉横道疑滋穴,翠袖围居似化城。
不拟身名炫俱泰,且图心迹遂双清。
半庵閒地如容我,便足徜徉了一生。
清泉横道疑滋穴,翠袖围居似化城。
不拟身名炫俱泰,且图心迹遂双清。
半庵閒地如容我,便足徜徉了一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首句“宠辱循环厌宦情”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疲惫与不满,认为荣华与挫折的循环往复让人厌倦官场。接着,“盖头茅屋手亲营”则展现了诗人渴望回归简单、朴实的生活,亲手建造并经营自己的住所,追求内心的宁静。
“清泉横道疑滋穴,翠袖围居似化城”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清泉横流,仿佛是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翠袖环绕的居所,则如同世外桃源,充满了和谐与美好。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环境的美好,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不拟身名炫俱泰,且图心迹遂双清”表明了诗人不追求名利,只希望心灵得到清净与满足。他更看重内心的平和与自由,而非外界的评价与物质的富足。
最后,“半庵閒地如容我,便足徜徉了一生”表达了诗人对于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之地的满足感。他认为,即使只有一小片空间,只要能让他自由自在地徜徉,就足以度过一生,体现了他对简单生活和内心自由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精神自由与内心平静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