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情结吁感,幽抱徒叹息
出处:《清清池中水》
明 · 邱云霄
清清池中水,剌剌花间棘。
蔓棘薪见收,池水人不汲。
物情结吁感,幽抱徒叹息。
岂不念蹇窘,但恐伤衷赤。
安期服寸蒲,王孙美丈食。
由来各所安,相逢不相易。
蔓棘薪见收,池水人不汲。
物情结吁感,幽抱徒叹息。
岂不念蹇窘,但恐伤衷赤。
安期服寸蒲,王孙美丈食。
由来各所安,相逢不相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静而寓意深远的画面。"清清池中水",以简洁的词语勾勒出池塘水面的清澈,暗示着平静与安宁。"剌剌花间棘"则通过刺耳的棘丛声,反衬出环境的静谧,也暗含了世事的艰辛。
"蔓棘薪见收,池水人不汲"进一步揭示了生活的现实,虽然棘丛可以提供生活所需,但人们并未选择去汲取池水,这可能象征着人们更倾向于坚韧的生存方式而非依赖外在资源。
"物情结吁感,幽抱徒叹息"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物情感纠葛的感慨,以及内心深处的无奈和叹息。他明白困境中的艰辛,却不愿轻易流露自己的痛苦。
"岂不念蹇窘,但恐伤衷赤"表明诗人并非不关心困苦,而是担心过于直白的情感会暴露内心的脆弱。这里引用了安期和王孙两个典故,前者指仙人安期生以一寸草药度日,后者借王孙贵族的生活方式,表达即使面对艰难,也有不同的应对之道。
最后两句"由来各所安,相逢不相易"总结全诗,指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适应环境的方式,相遇不易,理解他人更是难上加难。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邱云霄的深厚文学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