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寒绿净不可唾,一片化作潇湘碧
出处:《题道士潇碧》
宋 · 姚勉
此君苍苍谁手植,万个琅玕列如戟。
翠寒绿净不可唾,一片化作潇湘碧。
堂中有人有诗癖,日坐清阴听玉击。
岩廊舜正南风琴,不作江边泪斑滴。
翠寒绿净不可唾,一片化作潇湘碧。
堂中有人有诗癖,日坐清阴听玉击。
岩廊舜正南风琴,不作江边泪斑滴。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此君:这棵大树。苍苍:苍老的样子。
谁手植:谁人亲手种植。
琅玕:青琅玕,形容琅玕般的果实。
列如戟:排列整齐像兵器的戟。
翠寒:翠绿而带凉意。
绿净:绿色纯净。
不可唾:令人敬畏,不敢吐痰。
化作:变为。
潇湘碧:潇湘江的碧波。
堂中:厅堂之内。
诗癖:酷爱诗歌。
清阴:清凉的树荫。
玉击:比喻落英如玉的声音。
岩廊:殿堂,朝廷。
舜正:虞舜治理国家。
南风琴:象征南风的琴声。
斑滴:泪痕斑驳。
翻译
这棵苍老的大树是谁亲手栽种的,无数的琅玕果实排列得如同利戟。它的翠绿和洁净令人不敢亵渎,一片片落叶化为潇湘碧波的绿色。
厅堂之中有人酷爱诗歌,每日坐在清凉的树荫下聆听落英如玉的声音。
如同古代的贤相虞舜在殿堂中弹奏南风之曲,而不是在江边留下悲伤的眼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高洁的画面。诗人姚勉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道观中的潇碧(可能是指一种竹子),它苍翠繁茂,如同排列整齐的万杆琅玕竹戟,给人以清冷而洁净的感觉。诗人强调其价值,说即使一片竹叶也能化作潇湘碧波般的美丽,象征着高雅与不凡。
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堂内,有位酷爱诗歌的人,他沉浸在竹林的清荫之中,仿佛每日都在聆听竹叶随风轻响,如玉质般清脆悦耳。这情景让人联想到古代圣贤舜帝在南风中抚琴的典故,暗示了道观主人的高尚情操和超脱尘世的雅致生活,而不是世俗的忧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潇碧竹的意象,赞美了道家的清修生活和诗人的高雅情趣,同时也寓含了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