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川方伯周翠渠,襟怀不受纤尘污
出处:《为周翠渠题雪竹图》
明 · 黄仲昭
翠壶之阳多绿竹,一一昂霄美如玉。
长风吹雪压枝头,节操愈坚不少屈。
西川方伯周翠渠,襟怀不受纤尘污。
节比琅玕清比雪,四海人称伟丈夫。
良工写此入图画,殷勤持赠何为者。
雪宜呈瑞作丰穰,竹拟为筒恊风雅。
圣皇出治图雍熙,俗未还淳民苦饥。
丈夫有道须济时,莫负平生玉雪姿。
长风吹雪压枝头,节操愈坚不少屈。
西川方伯周翠渠,襟怀不受纤尘污。
节比琅玕清比雪,四海人称伟丈夫。
良工写此入图画,殷勤持赠何为者。
雪宜呈瑞作丰穰,竹拟为筒恊风雅。
圣皇出治图雍熙,俗未还淳民苦饥。
丈夫有道须济时,莫负平生玉雪姿。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黄仲昭所作,名为《为周翠渠题雪竹图》。诗中描绘了翠竹在雪中的坚韧与高洁之美,同时也借物喻人,赞美了周翠渠先生的高尚品格和清白无瑕的胸怀。
首句“翠壶之阳多绿竹”,以翠壶象征周翠渠的居所,绿竹则代表其高洁的品性。接着“一一昂霄美如玉”描绘了竹子挺拔直上,如同美玉一般,寓意着周先生的节操如同玉石般珍贵而纯净。
“长风吹雪压枝头,节操愈坚不少屈”进一步强调了竹子在恶劣环境下的坚韧不屈,象征着周先生即使面对艰难险阻,也能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原则。
“西川方伯周翠渠,襟怀不受纤尘污”点明了题画的对象是西川的方伯(地方长官)周翠渠,表达了对其不被世俗污染的高尚情操的赞美。
“节比琅玕清比雪,四海人称伟丈夫”将竹子的节操比作琅玕(一种美石),清白比作雪,赞扬周先生的品格如同竹子一般高洁,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良工写此入图画,殷勤持赠何为者”提到有人将这幅描绘雪竹的画作精心制作,并作为礼物赠予周先生,表达了对他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最后,“雪宜呈瑞作丰穰,竹拟为筒恊风雅”指出雪竹不仅象征着吉祥和丰收,还能作为书写工具,体现了其在文化上的价值。
“圣皇出治图雍熙,俗未还淳民苦饥”提到了圣明君主治理国家的情景,以及百姓尚未恢复淳朴生活、遭受饥荒的事实,暗示了诗人希望通过赞美周翠渠这样的伟丈夫来激励更多人投身于改善社会的事业中。
“丈夫有道须济时,莫负平生玉雪姿”总结全诗,鼓励人们要有大丈夫的气概,肩负起时代的责任,不要辜负自己一生的高洁品质。
整首诗通过描绘雪竹的自然景观,巧妙地融入了对周翠渠先生人格魅力的赞美,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