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来往,乡情久更亲
出处:《赠乡旧张克谋》
明 · 罗钦顺
三十年来往,乡情久更亲。
家和浑是福,屋润岂为贫。
每爱清尊满,何妨白发新。
出门时矫首,钟阜正嶙峋。
家和浑是福,屋润岂为贫。
每爱清尊满,何妨白发新。
出门时矫首,钟阜正嶙峋。
鉴赏
此诗《赠乡旧张克谋》由明代诗人罗钦顺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故乡和老友的深厚情感。
首句“三十年来往”,开篇即点明时间跨度之长,三十年的漂泊生涯,岁月流转,人世沧桑。接着“乡情久更亲”一句,道出了乡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发浓烈的情感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依恋。
“家和浑是福,屋润岂为贫。”这两句诗以朴素的语言,揭示了家庭和睦才是真正的幸福,物质的富足并不能完全代表生活的质量。强调了精神层面的满足比物质财富更为重要。
“每爱清尊满,何妨白发新。”诗人喜爱相聚时酒杯满溢的场景,即使岁月在脸上留下了痕迹,也无妨享受此刻的欢聚。这不仅是对友情的珍视,也是对时光流逝的坦然接受。
“出门时矫首,钟阜正嶙峋。”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离别之际抬头望向远处钟山的情景,山峦依旧峻峭,象征着不变的自然之美和对故乡永恒的记忆。整个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与不舍,却又不失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友情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语言质朴而富有深意,情感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