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二公才致同清壮,顾我无能但蕲向全文

二公才致同清壮,顾我无能但蕲向

宋 · 王之道
二公才致同清壮,顾我无能但蕲向
只今连璧复有谁,伯仲未可轻第行。
小人老矣病且衰,目光近在牛背上。
何当策蹇拟高谈,岁晚寒云连雪障。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之道所作,和沈次韩王觉民的韵律相呼应。诗人通过表达自己对友人的仰慕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自我能力不足的感慨。在古典文学中,这种自谦的态度颇为常见,用以表明作者的谦逊和修养。

“二公才致同清壮,顾我无能但蕲向。”这里的“二公”很可能指的是诗中的两位俊杰,他们的才能如同高洁的山峰,而“我”则是诗人自己,表示自己能力不足,只能仰望他们的才华。

“只今连璧复有谁,伯仲未可轻第行。”这句话中,“连璧”往往用来形容人才济济,如珍珠联串。诗人问道,现在这样的优秀人物还有谁呢?而“伯仲”是古代兄弟排行的名称,这里可能指的是德才兼备的人物,诗人认为他们的地位和贡献不应轻视。

“小人老矣病且衰,目光近在牛背上。”这里,“小人”自谦之词,表示诗人的谦逊态度。诗人感叹自己年迈体弱,视力也大不如前,只能看到近处的景象,如同站在牛背上的高度。

“何当策蹇拟高谈,岁晚寒云连雪障。”最后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即希望有一天能够像古人那样策马扬鞭,进行深入的学术讨论。但现实是年纪已大,身体衰弱,加之天气寒冷,云雾和雪花交织,似乎都在阻隔着他与知识的接触。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仰慕和自我能力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和人生的一种深切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