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巢雏鷇危,露叶毛羽寒
出处:《惊禽》
宋 · 刘敞
幽鸟何所托,高栖众林端。
风巢雏鷇危,露叶毛羽寒。
半夜吐明月,惊鸣递嚣欢。
迎光怪焚巢,顾影疑飞丸。
何为贪择木,通夕不自安。
乘高非尔谋,宜下易所观。
不见丹穴凤,深居全綵翰。
风巢雏鷇危,露叶毛羽寒。
半夜吐明月,惊鸣递嚣欢。
迎光怪焚巢,顾影疑飞丸。
何为贪择木,通夕不自安。
乘高非尔谋,宜下易所观。
不见丹穴凤,深居全綵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通过“幽鸟”这一形象,展现了自然界中生物与环境的微妙互动。诗中的“幽鸟”栖息在高高的树梢上,面对着风中的巢穴和露水中的羽毛,它们在夜晚迎接明月,发出惊鸣之声,似乎在表达对周围环境的警惕与好奇。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风巢雏鷇危”、“露叶毛羽寒”、“半夜吐明月”、“迎光怪焚巢”、“顾影疑飞丸”等,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也隐含了对生命状态的思考。特别是“贪择木”的描述,既是对鸟儿行为的观察,也是对人类选择的隐喻,暗示了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类,都面临着选择与适应的挑战。
最后,“不见丹穴凤,深居全綵翰”一句,以“丹穴凤”象征高贵与完美,表达了对自由、和谐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含了对现实生活中种种束缚与不公的反思。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