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斋近日谁还往,祇有西垣放逐臣
出处:《赠朗上人》
宋 · 王禹称
净剃霜髭展旧真,自疑容貌是前身。
僧中独守三千戒,诗里闲销七十春。
僻寺藓深人少到,故山云好梦归频。
禅斋近日谁还往,祇有西垣放逐臣。
僧中独守三千戒,诗里闲销七十春。
僻寺藓深人少到,故山云好梦归频。
禅斋近日谁还往,祇有西垣放逐臣。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剃:剃掉。霜髭:白胡子。
展旧真:露出本来面目。
僧中:僧侣之中。
三千戒:佛教的众多戒律。
诗里:在诗歌中。
僻寺:偏远的寺庙。
藓深:长满苔藓。
故山:故乡的山。
梦归频:经常在梦中返回。
禅斋:禅房。
西垣:皇宫西边,借指京城。
放逐臣:被流放的人。
翻译
我洗净胡须露出旧日真容,自己都怀疑眼前的是否是前世的我。在僧侣中独自坚守着三千条戒律,闲暇时在诗的世界里消磨了七十个春天。
偏僻的寺庙苔藓丛生,很少有人来访,梦中常常回到故乡的山岭。
最近禅房还有谁常来,只有被流放到西垣的我。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王禹偁的作品,名为《赠朗上人》。王禹偁在诗中通过对僧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对佛法修行的理解与尊重。
首句“净剃霜髭展旧真”表达的是僧人剃去俗世的胡须,展示出本真面目,象征着回归到最初的纯净状态。接着,“自疑容貌是前身”则透露出诗人对轮回转世观念的一种迷茫感受,好像在质疑自己的容颜是否与前生有关。
“僧中独守三千戒”指的是僧人在寺院中独自遵循佛教中的三千条戒律,这些戒律是佛教徒为了修行、净化心灵所必须遵守的规则。紧接着,“诗里闲销七十春”则描写了诗人通过吟咏诗词来消磨岁月,虽然年华老去,但心境依旧平和。
“僻寺藓深人少到”形容的是偏远古寺的环境幽静而不为世人所知,树木长满了苔藓,人们难以到达。随后,“故山云好梦归频”表达了诗人对于故土山川的留恋之情,常在梦中回到那片熟悉的云雾缭绕的山峦。
最后两句“禅斋近日谁还往,祇有西垣放逐臣”则是说最近有人问及寺院中的禅修情况,但只有被放逐的臣子才会前往那遥远的西边边塞之地。这不仅描绘出一幅僧人隐居的生活图景,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人的日常修行、内心世界以及与自然环境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敬仰,以及对精神境界追求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