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尽世间难学事,始堪随处任虚舟
出处:《谢阴符经勉送藏休上人二首 其二》
唐 · 齐己
一林霜雪未沾头,争遣藏休肯便休。
学尽世间难学事,始堪随处任虚舟。
学尽世间难学事,始堪随处任虚舟。
注释
一林:整个树林。霜雪:秋冬时节的霜和雪,这里比喻为困难或挑战。
未沾头:还没有落到身上,比喻尚未承受压力或未到极限。
争遣:怎能让,怎能甘心。
藏休:隐藏才能,退隐休息。
学尽:学会所有。
世间难学事:世界上难以掌握的事情。
始堪:才足以,才能够。
随处:无论哪里。
任虚舟:像没有载物的空船一样自由漂浮,比喻心无挂碍,随缘而行。
翻译
满林的霜雪还未落在头上,怎能甘心就这样归隐呢?学会了世间所有难以学会的事,才能无拘无束,如空船般随遇而安。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表达了诗人对修行生活的理解和追求。"一林霜雪未沾头"描绘了一幅孤独修炼者的景象,霜雪覆盖大地,而他却未被尘世所染,保持着心灵的清净。这不仅是对外在环境的描述,也象征着内心世界的纯洁。
"争遣藏休肯便休"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生活的态度,即使是在隐逸之中,也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这里的“藏休”可能指的是隐居修炼,而“肯便休”则是说在这样的状态下,能够真正放下世间纷扰。
"学尽世间难学事"一句深邃,意味着诗人已经掌握了世上最为困难的事物,即心性修养。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诗人才达到了这一境界。
"始堪随处任虚舟"则是对前述境界的一种形象表达。在这个层次上,个体的心灵如同一叶轻舟,在世间的波涛中自由漂浮而不为所动。这“虚舟”象征着超脱尘俗、心无挂碍的精神状态。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修行生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追求内在平和与解脱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