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高寄吴楚,倚杖独含情
出处:《登宜春台》
宋 · 汤莘叟
草径无边绿,江空见底清。
遥峰横晚色,古木自秋声。
客舍孤云远,乡心一雁鸣。
凭高寄吴楚,倚杖独含情。
遥峰横晚色,古木自秋声。
客舍孤云远,乡心一雁鸣。
凭高寄吴楚,倚杖独含情。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草径:草地小路。无边绿:延伸到无尽的绿色。
江空:江面开阔。
见底清:清澈见底。
遥峰:远处的山峰。
横晚色:被傍晚的色彩横染。
古木:古老的树木。
秋声:秋天的声音。
客舍:旅馆。
孤云:孤独的云彩。
乡心:思乡之情。
一雁鸣:一只孤雁鸣叫。
凭高:站在高处。
吴楚: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
倚杖:手扶拐杖。
独含情:独自怀有深情。
翻译
草地小路延伸到无边的绿色中,江水清澈见底。远处的山峰在傍晚时分染上一层晚霞,古老的树木发出秋天特有的声音。
我身处的旅馆孤独如浮云,只有孤雁一声呼唤触动乡愁。
我站在高处,遥寄情思给吴楚之地,手扶拐杖,心中满是深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风光图。开篇"草径无边绿,江空见底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赞美,绿意盎然的草径似乎没有尽头,而江水清澈见底,展示了一种宁静与纯净。
接着"遥峰横晚色,古木自秋声"则将视角转向远处的山峰和古老的树木。山峰在傍晚时分横亘于天际,显得壮丽而沉静;古木在秋风中发出沙沙的声音,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
"客舍孤云远,乡心一雁鸣"诗人通过对远方孤独浮动的云和归鸟的描写,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这里的"孤云"与"一雁"都是诗人乡愁的象征。
最后两句"凭高寄吴楚,倚杖独含情"则是诗人在高处眺望远方,心中充满对吴楚地区的思念。"倚杖"通常指的是倚靠手杖,这里的"独含情"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深沉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写,传递出诗人复杂的情感和内心世界,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