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衰莫颂文之德,虚忝词臣与史臣
出处:《读大行皇帝遗诏感恩哀恸六首 其二》
宋 · 刘克庄
或犯威颜批逆鳞,容如天地养如春。
早年憔悴行吟者,岁晚赓歌喜起人。
风雨无终飘暴意,雪霜有大发生仁。
才衰莫颂文之德,虚忝词臣与史臣。
早年憔悴行吟者,岁晚赓歌喜起人。
风雨无终飘暴意,雪霜有大发生仁。
才衰莫颂文之德,虚忝词臣与史臣。
注释
威颜:帝王的威严容颜。逆鳞:比喻触怒君主。
憔悴:形容人瘦弱、疲倦。
行吟者:流浪诗人。
赓歌:续写诗歌。
喜起人:使人欢喜振奋。
飘暴:狂风暴雨。
发生仁:展现仁慈。
才衰:才华衰退。
文之德:文学的美德。
虚忝:空有,不配。
词臣:负责撰写诗词的官员。
史臣:负责编撰历史的官员。
翻译
有时冒犯威严,触怒龙颜,但面容宽大如天地,犹如春天般温暖。早年的困苦诗人,四处漂泊吟唱,晚年时能振奋人心,重新创作。
无论风雨如何肆虐,他的仁爱之心永不消减,如同冬雪之后生机勃发。
尽管才华衰退,他不以文德自夸,只谦称自己是词臣和史官的虚名持有者。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刘克庄所作,名为《读大行皇帝遗诏感恩哀恸六首(其二)》。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已故君主的哀悼之情和深深的怀念之意。
"或犯威颜批逆鳞,容如天地养如春。"
这两句通过比喻手法描绘出君主宽广的胸怀和仁慈的治理,如同大自然赋予万物生命一样温柔。"威颜"指的是皇帝严肃的面容,而"批逆鳞"则是比喻用来形容那些违抗命令的人,意思是不论犯错者如何,都能得到君主宽容的对待。后半句强调了这种包容犹如春天般温暖。
"早年憔悴行吟者,岁晚赓歌喜起人。"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皇帝在位时期所展现出的英明与恩泽的回忆。在早年,君主以诗词激励百官,而到了晚年,又能通过歌谣带给人们欢乐,这种情感的转变反映出作者对已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风雨无终飘暴意,雪霜有大发生仁。"
这里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如同君主恩泽的深远与广博。即使是风雨,也不长久,而雪霜更显出一番深厚的仁心。
"才衰莫颂文之德,虚忝词臣与史臣。"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才华已不再如昔日辉煌的自省,以及对无法以文字赞美皇帝功德的遗憾。作者觉得自己已经不配歌颂文德,也感到作为文学官员和史官的不足。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君主恩泽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已逝去君主的哀悼之情,以及对自己的才华衰退和职责未能尽善尽美的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