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厌厌病欲萎,可能秋后尚无诗
出处:《立秋久无诗》
宋末元初 · 方回
三伏厌厌病欲萎,可能秋后尚无诗。
连宵急雨凉如洗,贪寐衰翁醉不知。
药饵谁精寸关尺,文章空说斗牛箕。
西斋池上堪逃暑,木落吾将信所之。
连宵急雨凉如洗,贪寐衰翁醉不知。
药饵谁精寸关尺,文章空说斗牛箕。
西斋池上堪逃暑,木落吾将信所之。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三伏:指农历夏季最热的三个节气。病欲萎:形容病体虚弱。
尚:还。
诗:这里指创作诗歌。
连宵:整夜。
急雨:猛烈的雨。
凉如洗:形容雨后的清爽。
贪寐:贪睡。
衰翁:年老体衰的人。
药饵:药物。
寸关尺:中医诊断术语,寸、关、尺分别对应身体的不同部位。
文章:文学作品。
斗牛箕:古人以斗、牛、箕等星宿比喻文章的风格或内容。
西斋:西边的书斋。
逃暑:避暑。
木落:树叶凋落。
信所之:遵从自己的心意或命运。
翻译
病弱的我已厌倦了三伏天,秋天过后是否还能有诗篇。连续几夜急雨带来清凉,贪睡的老翁沉醉其中并未察觉。
药物疗效无人精通,文章论述也只是空谈斗牛星象。
在西斋的池塘边可以避暑,等到树叶凋零我将遵从内心去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酷热夏日的困顿与懊恼,以及对即将到来的秋天的期待。"三伏厌厌病欲萎"表达了炎炎夏日令人疲惫不堪,连续高温让人生病,体力耗尽的情形。"可能秋后尚无诗"则透露了诗人对于未来的诗作缺乏信心,或许是因为身体状况不佳而影响了创作。
接着的"连宵急雨凉如洗"描绘了一场持续到夜晚的大雨,带来了清凉的气息,这与之前的酷热形成鲜明对比。"贪寐衰翁醉不知"则是诗人在这凉爽之中沉浸于睡梦之中,无忧无虑。
"药饵谁精寸关尺"表达了对于健康的渴望和对治疗方法的探索,希望找到合适的药物来恢复体力。"文章空说斗牛箕"则是诗人对自己文艺创作的自嘲,或许是在反思自己的作品与古代伟大的文学成就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最后两句"西斋池上堪逃暑,木落吾将信所之"展现了诗人在炎热夏日寻找清凉避暑的场景,以及对秋天到来的期待。"木落"指的是树叶开始落下,预示着季节的转换。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酷热与凉爽的对比,以及对健康与创作的自省,展现了诗人在夏末之际对于秋天到来的期待和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