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泉来竹底,危磴入云间
出处:《次友之秋日雨后韵》
金末元初 · 王涧
洺州秋雨后,幽胜可供閒。
白首留他县,归心绕故山。
野泉来竹底,危磴入云间。
尚记登高会,重嵓细菊斑。
白首留他县,归心绕故山。
野泉来竹底,危磴入云间。
尚记登高会,重嵓细菊斑。
注释
洺州:地名,古州名。幽胜:幽静优美的景色。
閒:闲暇。
白首:指年老。
他县:其他郡县。
归心:思乡、回归的心情。
故山:故乡的山。
野泉:野外的泉水。
竹底:竹林之下。
危磴:危险的台阶。
云间:云霄之上。
登高会:登高聚会,可能指节日或宴集。
重嵓:重叠的山岩。
细菊斑:小而密集的菊花,形容菊花繁多。
翻译
洺州秋雨过后,清幽的景色适宜悠闲欣赏。年迈之人仍滞留在他乡,思归之情环绕着故乡的山峦。
山泉从竹林下涌出,险峻的石阶直通云端。
还记得那次登高聚会,重叠的山岩上,菊花点点斑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雨后的幽静山水图景。诗人在洺州,感受到了秋雨之后的宁静与美好,可以闲暇地欣赏这种隐逸的胜境。然而,尽管身处他乡,但那留恋之心却始终围绕着远方的故土之山。
诗中的自然景物,如野泉流经竹底、危石嵯峨而入云间,都极富画面感,不仅描摹了秋雨过后的宁静,还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末尾两句“尚记登高会,重嵯细菊斑”则让人联想到诗人曾经在高处与友人相聚的情景,那时可能还有细小的黄菊盛开,这些都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整首诗通过对秋雨后自然界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怀念,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缅怀。语言简洁而蕴含丰富的情感,景物与情感交织,营造出一种淡远幽深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