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乘扶摇九万里,奋迅六翮飞南溟
又不见章台秦璧非有疵,相如谬使秦人疑。
匡章不孝通国非,世无孟子知者谁。
惜君高材兼众美,完德从来速招毁。
含沙怒欲阴中之,刚引泾流污清泚。
轻云捲尽天日明,容光窍穴无潜形。
刮磨玉瑩冰雪凝,楚人谩费涂丹青。
齐庭有鸟久不鸣,会须一举天衢亨。
北溟欻起风雷惊,修鳞巨鬣随波轻,不须回首顾潜鲸。
好乘扶摇九万里,奋迅六翮飞南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马伏波:马援,东汉名将。薏苡珠玑:比喻被误解的财富。
章台秦璧:典故,指蔺相如误传秦璧的故事。
孟子: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以善于辩才著称。
含沙:比喻暗中陷害。
泾流:清澈的水流。
扶摇:大风。
六翮:鸟类翅膀的六个主要部分。
翻译
你没看见吗,像马援那样的人,出征时后车装载着薏苡明珠,被误解为贪财。再看那章台上的秦璧,本无瑕疵,但蔺相如的误传却让秦人起了疑心。
匡章不孝的行为,全国人都知道,可世上没有孟子那样的人来评判是非。
可惜你才高貌美,品德完美,却往往加速了诽谤的到来。
有人含沙射影,想在暗中陷害你,你的刚正如同泾水,清白无辜却被污蔑。
乌云散去,阳光普照,任何隐藏的形迹都无法遁形。
你的才华如玉般剔透,却被楚人徒然地涂上丹青加以诋毁。
齐国的鸟长久沉默,但终有一日会在天空展翅,带来吉祥。
北海突然风云变色,巨大的鱼鳍和鳞片在波涛中轻松游动,不必担心那些潜在的威胁。
应乘风直上九万里高空,振翅疾飞,向着南方的广阔天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时的作品,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对朋友蔡武子的同情和支持。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示了诗人的才华和情感。
开篇“君不见马伏波,后车薏苡珠玑多”两句,用马伏波比喻蔡武子遭受诬陷,而后车之珍宝则是指蔡武子的美德与才能。接着,“又不见章台秦璧非有疵,相如谬使秦人疑”进一步强调了蔡武子被诬的不公,借章台秦璧之例,表明即便是瑕疵百出,也会有人怀疑其真伪。
诗中“匡章不孝通国非,世无孟子知者谁”两句,则是在批评那些不懂得辨别是非的人,同时也在感叹蔡武子的高尚品格和才能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惜君高材兼众美,完德从来速招毁"表达了诗人对蔡武子才华横溢、品行完美的赞赏,同时也感慨于其美好的品德往往容易遭到毁谤。
以下几句“含沙怒欲阴中之,刚引泾流污清泚。轻云捲尽天日明,容光窍穴无潜形”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了蔡武子内心的愤慨与澄明,以及其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的高洁品格。
“刮磨玉莹冰雪凝,楚人谩费涂丹青”则是用刮磨玉石比喻蔡武子的才华和品德,如同楚国的工匠雕琢玉器一样纯净无瑕。"齐庭有鸟久不鸣,会须一举天衢亨"通过齐鲁之争中齐桓公的故事,暗示蔡武子终将以其真才露头角。
最后,“北溟欻起风雷惊,修鳞巨鬣随波轻,不须回首顾潜鲸。好乘扶摇九万里,奋迅六翮飞南溟”则是借用神话中的龙凤之象,比喻蔡武子即将展翅高飞,如同腾云驾雾,一往无前,预示着蔡武子的未来辉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朋友遭遇不幸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其美好品德和才能的高度评价。同时,也透露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期待着蔡武子能够冲破困境,展现其真正的才华与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