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江宁县南二十里,箫管竹生慈母山全文

江宁县南二十里,箫管竹生慈母山

清 · 吴敬梓
江宁县南二十里,箫管竹生慈母山
头白归来应卜筑,风标常似画图间。

注释

江宁县:指一个具体的地理位置。
南:方向,向南。
二十里:距离二十里。
箫管竹:一种生长在慈母山的竹子,可能因其音色适合制作箫管而得名。
慈母山:一座山的名字,可能因传说或文化意义与母亲有关。
头白:形容人年纪大了。
归来:返回家乡。
卜筑:选择并建造居所。
风标:风采和品格。
画图间:如画般的环境中。

翻译

江宁县南二十里的地方,慈母山生长着箫管竹。
年迈时返回此地应当选择居住,风度常常如同画中人物般优雅。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和表达归隐之意的诗。首句“江宁县南二十里,箫管竹生慈母山。”点出了地理位置,江宁县南部有慈母山,那里的箫管竹生长得十分茂盛。箫管是竹的一种,而慈母山则给人以温柔、包容之感。

“头白归来应卜筑”一句,则透露出诗人的心境,头发已经变白,意味着年岁已高,诗人有了归隐田园的愿望,“卜筑”即是选择或预测好的居住地,以便安度晚年。

最后“风标常似画图间。”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慈母山上的风景宛如一幅精美的画卷,每一次风吹过,都像是大自然在重新装点这幅画,使其生动、鲜活。

整首诗通过对江南水乡风光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归隐之心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