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断西风首重搔,一肩行李不胜劳
出处:《宿介休》
元末明初 · 王翰
吟断西风首重搔,一肩行李不胜劳。
云移天影霁光淡,雨洗山容秋气高。
末路艰危心易感,少年凌轹意偏豪。
月明孤馆不成梦,起坐挑灯读楚骚。
云移天影霁光淡,雨洗山容秋气高。
末路艰危心易感,少年凌轹意偏豪。
月明孤馆不成梦,起坐挑灯读楚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旅途中在介休住宿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首句“吟断西风首重搔”,诗人面对着西风,思绪万千,不禁用手搔头,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愁绪与思考。接着,“一肩行李不胜劳”一句,点明了旅途的艰辛与劳累,行李的重量仿佛压得人难以承受,暗示了诗人长途跋涉的疲惫。
“云移天影霁光淡,雨洗山容秋气高”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云彩移动,天空的光影变得柔和而淡雅,雨水洗净了山峦的面容,使得秋天的气息更加高远。这样的景色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映射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宁静与自由的向往。
“末路艰危心易感,少年凌轹意偏豪”揭示了诗人的复杂心境。在人生的末路,面对艰难与危险,诗人的情感变得更加敏感和深刻。同时,他年轻时的锐气与豪情并未消减,反而在逆境中更加凸显。这种对比,展现了诗人既有对现实的无奈,又有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最后,“月明孤馆不成梦,起坐挑灯读楚骚”描绘了诗人夜宿孤馆的情景。明亮的月光照耀着空荡的房间,诗人无法入眠,只能起身,点亮油灯,阅读《楚辞》。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也暗示了他对古代文化的深厚兴趣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一位旅人在异乡的孤独与思考,以及对人生、自然和文化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