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哀哀太山妇,叫断秋空云全文

哀哀太山妇,叫断秋空云

出处:《虎害
金末元初 · 元好问
北山虎有穴,南山虎为群。
目光如电声如雷,倚荡起伏山之垠。
百人一饱不留骨,败衣坠絮徒纷纷。
空谷绝樵声,长路无行尘。
呀呀垂涎口,眈眈阚城闉。
天地岂不仁,社公岂不神。
哀哀太山妇,叫断秋空云
可怜封使君,生不治民死食民。
世上无复裴将军,北平太守今何人?

鉴赏

这首诗《虎害》由元好问在金末元初时期创作,深刻描绘了虎患对社会的影响与民众的苦难。诗中以“北山虎有穴,南山虎为群”开篇,形象地展现了虎群的肆虐,它们目光如电,声如雷鸣,在山间自由活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威胁。

接着,“百人一饱不留骨,败衣坠絮徒纷纷”两句,通过对比,揭示了虎患之下,人们生活的艰辛与悲惨。即使百人之力也无法彻底解决虎患,虎肉成为人们勉强充饥的食物,而虎骨则被随意丢弃,周围满是破旧衣物和零散的棉絮,展现出社会的贫困与混乱。

“空谷绝樵声,长路无行尘”描绘了虎患导致的环境改变,山谷中不再有砍柴声,道路上也少有人迹,一片荒凉。而“呀呀垂涎口,眈眈阚城闉”则进一步渲染了虎的凶猛与贪婪,它们张着大嘴,盯着城市,随时准备捕食。

“天地岂不仁,社公岂不神”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法则与神灵的质疑,似乎在责问为何虎能如此肆虐人间。接下来,“哀哀太山妇,叫断秋空云”则将视角转向普通百姓,尤其是太山妇人的哀求,她们的哭喊声直冲云霄,表达了对虎患的恐惧与无奈。

最后,“可怜封使君,生不治民死食民”讽刺了地方官员,他们活着时未能治理好地方,死后却因虎患而消耗民力。而“世上无复裴将军,北平太守今何人?”则表达了对当时缺乏有能力治理虎患官员的感慨,暗含对裴将军这类英雄人物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官员能力的质疑。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不仅展现了虎患对社会的破坏,更触及了人性、道德与权力的深层次问题,体现了元好问作为文人士大夫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