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活计无求饱,何事狂童作肉林
出处:《和抟霄韵代水陆疏文因其韵为诗十首 其四》
元 · 耶律楚材
五派分流道愈深,尘中谁识本来心。
穿心土椀元无漏,没底胶船却不沈。
山色水光呈妙相,鸟啼猿啸露圆音。
云霞活计无求饱,何事狂童作肉林。
穿心土椀元无漏,没底胶船却不沈。
山色水光呈妙相,鸟啼猿啸露圆音。
云霞活计无求饱,何事狂童作肉林。
鉴赏
这首元代耶律楚材的诗《和抟霄韵代水陆疏文因其韵为诗十首(其四)》以五言绝句的形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洞察。首句“五派分流道愈深”,描绘了水流分支繁多,道路深远的景象,暗示人生的复杂多变。接着,“尘中谁识本来心”表达了在世俗纷扰中,人们往往迷失自我,难以认清真实的内心世界。
“穿心土碗元无漏,没底胶船却不沈”运用比喻,说明即使生活再艰难,内心如穿心土碗般纯净,不会轻易受到外界影响,而像胶船一样虽无根基,却能浮于生活的波涛之上,不沉沦。
“山色水光呈妙相,鸟啼猿啸露圆音”描绘了山水之间的和谐与生机,鸟语花香,猿猴啸声,都显露出自然界的美妙声音和韵律,寓意着生活的真谛和内在的和谐。
最后两句“云霞活计无求饱,何事狂童作肉林”,诗人以云霞自比,表达出超脱物质欲望的生活态度,认为无需追求过多的物质享受,而“狂童作肉林”则批评了过度贪欲的行为,呼吁人们回归心灵的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简洁,通过自然景象和生动的比喻,传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