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孔颜存古道,不教元亮走风尘
出处:《哭黄藜阁同年八首 其四》
清末民国初 · 曹家达
转蓬燕越苦贫辛,芳草天涯又一春。
安得孔颜存古道,不教元亮走风尘。
安得孔颜存古道,不教元亮走风尘。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黄藜阁的深切哀悼与怀念之情。首句“转蓬燕越苦贫辛”以蓬草随风飘荡、四处流浪的形象,比喻友人生前经历的贫困与艰辛,生动地描绘出生活的不易和漂泊之感。次句“芳草天涯又一春”则在春天万物复苏的背景下,寄托了对逝去生命的惋惜与对生命延续的感慨,暗示了生命虽终,但希望与美好仍在继续。
后两句“安得孔颜存古道,不教元亮走风尘”运用了孔子、颜回和陶渊明(字元亮)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品格的敬仰与追求。孔子与颜回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象征着坚守道德理想、追求精神高洁;陶渊明则是田园诗派的代表,象征着远离尘嚣、追求自然与内心的宁静。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友人能像孔颜一样坚守正道,像陶潜一样远离世俗的纷扰,保持心灵的纯净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和历史典故的引用,深情地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哀思与怀念,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高尚人格和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