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俗閒情亲冷署,碎琴孤韵欲安弦
出处:《赠颜维聪》
清 · 戴亨
托迹宫墙别有天,花酣月满独流连。
庭萦草径随云遇,阶列松阴让鹤眠。
避俗閒情亲冷署,碎琴孤韵欲安弦。
姱修万古薪传在,欲问心斋坐忘年。
庭萦草径随云遇,阶列松阴让鹤眠。
避俗閒情亲冷署,碎琴孤韵欲安弦。
姱修万古薪传在,欲问心斋坐忘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充满了超脱世俗的闲情逸致。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这位隐士在宫墙内独立于尘世之外的生活状态。
首联“托迹宫墙别有天,花酣月满独流连”,开篇即点明了隐士所处的独特环境——宫墙之内,却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花香浓郁,月色满盈,他独自徜徉其中,流连忘返。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宫墙内外的截然不同进行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隐士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颔联“庭萦草径随云遇,阶列松阴让鹤眠”,进一步描绘了隐士周围的自然景观。庭院中草径蜿蜒,似乎与云雾相接,营造出一种飘渺的意境;而松树的阴影则为栖息的鹤让出一片安宁之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两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现了隐士生活环境的幽静与自然之美。
颈联“避俗閒情亲冷署,碎琴孤韵欲安弦”,揭示了隐士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他以冷清的官署为伴,弹奏着破碎的琴声,试图在孤独中寻找心灵的慰藉。这一联表达了隐士对世俗的疏离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尾联“姱修万古薪传在,欲问心斋坐忘年”总结了全诗的主题。通过“姱修”(美好的修养)和“薪传”(知识的传承),隐士强调了个人修养的重要性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同时,“心斋坐忘年”表达了他希望通过内心的修炼达到超越时间的境界,追求精神上的永恒。这一联不仅深化了主题,也体现了诗人对隐士生活态度的赞赏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脱世俗、亲近自然、追求内心平静的精神世界,表达了诗人对其生活态度的认同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