侬家真个去,公定随侬否
出处:《酬黎居士淅川作》
唐 · 王维
侬家真个去,公定随侬否。
著处是莲花,无心变杨柳。
松龛藏药裹,石唇安茶臼。
气味当共知,那能不携手。
著处是莲花,无心变杨柳。
松龛藏药裹,石唇安茶臼。
气味当共知,那能不携手。
注释
侬家:我。公:你。
定:一定。
随:跟随。
著处:所到之处。
是:如。
莲花:洁净的象征。
无心:无意中。
变:变得。
杨柳:依依不舍。
松龛:松木的小屋。
藏:存放。
药裹:药材包裹。
石唇:石头边缘。
安:安置。
茶臼:研磨茶叶的器具。
气味:感情和兴趣。
当:应当。
共知:共同知晓。
那能:怎能。
不携手:不一起同行。
翻译
我真要离开了,你一定会跟我走吧。所到之处如莲花般洁净,无意中也变得像杨柳般依依。
松木做的小屋里藏着药材,石头边缘安置着茶臼。
我们的感情和兴趣应当共享,怎能不一起同行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侬家真个去,公定随侬否"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邀请朋友共享这种生活的愿望。
"著处是莲花,无心变杨柳"则是说不论身处何地,即使是在美丽如莲花的地方,也无意去追求或改变任何事物,就像杨柳依风摆动,但又自在无心。这里蕴含了对自然的顺应和生命力的赞美。
接下来的"松龛藏药裹,石唇安茶臼"描绘了一种隐逸生活中的场景:在林间的岩洞中收集草药,在石头上研磨成药;而"石唇"则是一处天然形成的可以用于安放茶臼的地方。这样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融入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最后"气味当共知,那能不携手"表达了一种对朋友之间情谊的珍视。"气味"指的是那种超越物质、纯粹的情感交流,而"那能不携手"则是说在这样一种情感基础上,难道不会想要与之共度时光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王维特有的山水田园理念,以及他对于友谊深厚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