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爱人兮恤其隐,心既公兮言既尽
出处:《改高陵人颂刘仁师诗》
唐 · 刘禹锡
噫泾水之逶迤,溉我公兮及我私。
水无心兮人多僻,锢上游兮乾我泽。
时逢理兮官得材,墨绶繠兮刘君来。
能爱人兮恤其隐,心既公兮言既尽。
县申府兮府闻天,积愤刷兮沈痾痊。
划新渠兮百亩流,行龙蛇兮止膏油。
遵水式兮复田制,无荒区兮有良岁。
嗟刘君兮去翱翔,遗我福兮牵我肠。
纪成功兮镌美石,求信词兮昭懿绩。
水无心兮人多僻,锢上游兮乾我泽。
时逢理兮官得材,墨绶繠兮刘君来。
能爱人兮恤其隐,心既公兮言既尽。
县申府兮府闻天,积愤刷兮沈痾痊。
划新渠兮百亩流,行龙蛇兮止膏油。
遵水式兮复田制,无荒区兮有良岁。
嗟刘君兮去翱翔,遗我福兮牵我肠。
纪成功兮镌美石,求信词兮昭懿绩。
注释
泾水:指泾河。公:公共。
私:个人。
无心:无主观意愿。
僻:偏激。
锢:阻塞。
乾:使……干。
理:治理。
材:有能力的人。
墨绶:黑色丝带,官员标志。
爱人:关爱他人。
恤:体恤。
隐:疾苦。
公:公正。
申:上报。
闻:听说。
沈痾:深藏的病痛。
划:开辟。
膏油:比喻停滞不前的状态。
田制:农田制度。
荒区:荒废的土地。
良岁:丰收年景。
嗟:叹惜。
翱翔:离去。
福:福祉。
牵:触动。
成功:功绩。
镌:雕刻。
美石:纪念石碑。
信词:确凿的言辞。
翻译
感叹泾水的蜿蜒曲折,滋养着公家和我家。水无情感,人心却多变,阻塞上游水源使我池塘干涸。
时逢公正治理,官员得力,刘君佩戴黑色丝带到来。
他关爱众人,关注他们的疾苦,心地公正,言语坦诚。
从县上报到府,再传至天听,积聚的怨气得以清洗,疾病也康复。
开辟新渠道,百亩水流淌,如同龙蛇舞动,停止了油脂般的停滞。
遵循水道规则,恢复农田制度,不再有荒芜之地,丰收年景重现。
哎,刘君离去,留下福祉触动我的心弦。
记录他的功绩在美石上,寻找确凿的言辞,彰显他的卓越成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一位贤官刘仁师在任期间的政绩和民间对他的怀念之情。诗中“噫泾水之逶迤,溉我公兮及我私”表明泾水的流淌不仅滋润了公共的土地,也浇灌了个人拥有的田地,显示了刘仁师治理水利的功效。接着“水无心兮人多僻,锢上游兮乾我泽”则反映出人们对他的赞誉之情,虽然大自然无情,但人的善举却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诗中的“时逢理兮官得材,墨绶繠兮刘君来”说明在合适的时机遇到了合乎道理的人才,即刘仁师,他被任命为官后,以其才能和美德赢得了人们的尊敬。随后的“能爱人兮恤其隐,心既公兮言既尽”则表达了刘仁师爱民如子的品质,以及他公正无私、言行一致的高尚品格。
接下来的几句“县申府兮府闻天,积愤刷兮沈痾痊。划新渠兮百亩流,行龙蛇兮止膏油”则是对他在任内政绩的具体描述,他不仅听取民声,还能解民忧,治理水患,使得农田得到滋润。
最后,“遵水式兮复田制,无荒区兮有良岁。嗟刘君兮去翱翔,遗我福兮牵我肠”表达了对刘仁师离去的惆怅之情和他留下的福祉对后人的深远影响。而“纪成功兮镌美石,求信词兮昭懿绩”则是对他的功绩进行永恒纪念,并以此来激励后人。
整首诗通过对刘仁师治水、爱民、公正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他作为一位理想官员的形象,同时也反映出古代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贤能官吏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