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白社客,空滞洛阳城
出处:《李氏园林卧疾》
唐 · 孟浩然
我爱陶家趣,园林无俗情。
春雷百卉坼,寒食四邻清。
伏枕嗟公干,归山羡子平。
年年白社客,空滞洛阳城。
春雷百卉坼,寒食四邻清。
伏枕嗟公干,归山羡子平。
年年白社客,空滞洛阳城。
注释
陶家趣:指陶渊明式的田园生活,隐逸之趣。俗情:世俗的尘世情感。
春雷:春季的自然现象,象征生机。
寒食: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前一天,禁烟火以祭祖。
公干:指诗人自己或他人做官的经历。
子平:指东汉时期的隐士严遵,后世常用来指代隐居生活。
白社客:指在洛阳城中的漂泊者,寓居于白社(洛阳的贫民区)。
滞:停留,滞留。
翻译
我喜爱陶渊明式的田园生活,这里的园林没有世俗的纷扰。春天的雷声唤醒了万物生长,寒食节时邻居们显得格外清净。
我躺在床上感叹,像公干那样为官是多么艰难。
羡慕子平能归隐山林,每年我都只是白社的过客,滞留在洛阳城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田园风光,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我爱陶家趣,园林无俗情"一句,以陶渊明为代表的田园诗派,主张回归自然,脱离世俗纷争,追求一种超脱尘嚣的精神境界。
"春雷百卉坼,寒食四邻清"表现了季节变化与自然景观之美。春天雷声滚滚,百花竞放;而至于寒食节(古代农历三月初三,或称寒食节,禁火三日),邻里间的空气格外清新。
"伏枕嗟公干,归山羡子平"中“伏枕”意味着卧病在床,“嗟公干”则是感叹古人公干(即陶渊明)的高洁情操;“归山羡子平”表达了对归隐山林、过平淡生活的羡慕之情。
"年年白社客,空滞洛阳城"一句,通过描述节日时游人如织而不见的场景,以及空寂的洛阳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世事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映射出一种超脱红尘、远离喧嚣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于一种宁静、纯粹、超然世俗的人生追求。